第12章 救災大募捐(第2/2頁)

隨後上台的是一位中年富商,此人年約五十,名叫王久,中過舉人,手下有一支規模強大、技藝精湛的建築隊,小到民宅的修葺,酒樓商鋪的營建,大到皇家園林的設計、城墻的建造都有廣泛涉獵,和工部的關系相當良好,劉子光的青島城就有一半的工程是包給他做的,合同金額高達數十萬兩,利潤也很客觀,王家幹這一行在南明是首屈一指的領軍人物,家資巨萬,據說起碼有三百萬兩;王久此人也有著很高的文學修養,擅長畫圖,設計,也能吟詩作對,在這些充滿銅臭味的商人們中間算是一個曲高和寡的異類。而且他經常光顧寺廟燒香許願,是個信佛的居士,南朝四百八十寺他幾乎走了個遍,每年花的香油錢就有上萬兩。

王久拿出一疊銀票交給戶部的官吏,那官吏數了一編,好像很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然後又數了好幾遍,最終還是很無奈的將銀票放下,一陣鑼鼓過後,主持人大喊道:“王久員外,八百兩紋銀。”

台下一片嘩然,百姓們交頭接耳,顯然是不相信這個吝嗇的數字是出自有著王善人之稱的王久居士之手,正在此時,王久的講話開始了:

“鄙人王久,想必大家都認識了,今天我捐了八百兩銀子大家可能覺得有些少,其實一點都不少,這幾年又是旱災又是兵災,哪一行的日子都不好過,我們王家手下有幾千個工匠,都是要吃飯的,如果我仿效其他人,也拿出十萬八萬的銀子,勢必會影響我們家的生意,影響靠我王久吃飯的這些夥計的生活,我王久積德行善多年,從不講虛名,要得就是百姓黎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我的夥計也是百姓,我首先要照顧的是他們,而且我以為捐款不能攀比,只有心意到了就行,我對我們王家的夥計下過規定,每人募捐不許超過十個銅錢,表表心意就夠了嘛,不能讓募捐影響正常的生活。”

王久的話只換來台下百姓的一陣噓聲,不過他特立獨行慣了,並不在意眾人的看法,輕輕一抱拳,施施然在從寫著八百兩銀子的水牌子下面走過,下台去了。

王久是大戶的最後一人,原先預計的壓軸戲演砸了,不過緊接著的百姓們自由大募捐再次上演好戲,百姓們挨個從募捐桌前走過,拿出銀子或者銅錢交給官吏,並且在功德簿上留下名字,百姓們自然比不得財大氣粗的大戶們,但是一張張在手心裏攥出了汗水的銀票代表的是最誠摯的愛心,十兩,二十兩,五十兩,幾乎是他們幾個月的生活費,都能義無反顧的捐出來,最讓人感動的是一個斷腿的老乞丐,此人經常在夫子廟一帶行乞,大家都認識他,此刻他居然拿出了一兩銀子,並且是一枚嶄新的細絲錠子,看樣子是剛從票號裏兌換出來的,老頭說:這是我行乞半個月的收入,就捐給災區人民買餅子吃吧,他們過的還不如我這個老乞丐呢。

劉子光忽然感到胳膊被人搖動,曾橙輕輕柔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相公,咱們也捐吧。”

“好啊,你打算捐多少?”劉子光問。

“咱們一共有三十五兩零三百我二十八文,留下二十八文買米,剩下的都捐了吧。大不了咱們不租房子了,還回湖裏住,咱們可以住船上,水再大都不怕。”曾橙小心翼翼的說,生怕劉子光發火,罵她是敗家媳婦。

劉子光當然不會發火,他鄭重的點點頭:“就依你。”

曾橙開心的笑了,興沖沖的排隊走到募捐桌前,拿出三十五兩銀子又三百文銅錢交給負責登記的官員。

官員很吃驚的看著這個美麗的有些驚人的少婦,看她打扮不是富貴人家出身,居然拿出這麽多的銀子,想必是清囊而出了,官員很敬佩的問道:“大嫂請在功德簿上留下姓名。”

曾橙道:“婦道人家不留名字了,要留就留我家相公的名字。”說著提筆寫下幾個字,高高興興的走了。

官員目送著她美麗的身影離去,回過頭看功德簿,上面的名字把他嚇得差點暈倒,赫然是三個娟秀的小字“劉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