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燕雲夢魘(第5/13頁)

他頂多是不充分,耶律淳是很絕望。

那就成了,進兵!但是又一次刹車,他想起來了,皇上說過,第一要爭取民眾,來個和平解放。於是他派出了很多的使者,向燕雲地區的各州各縣展開勸說攻勢。

歷史證明,這事兒做得很失敗。從漢人丟了燕雲十六州到現在,過去一百八十多年了,再濃的血也被稀釋,生於斯長於斯,契丹人給了漢人平等權,一直活得很好,憑什麽你們突然出現,說聲老鄉們好,就跟著你們造反?

對燕雲地區的漢人來說,童貫不是來解放的,他們是遲到了一百八十多年的還鄉團。除了極少數的人表示歡迎外,根本沒人理會,相反有很多人向幽州報告,有敵特!

於是,趙佶發起的親情攻勢起到的作用是提前警告了耶律淳,並且把契丹人集體惹火。做到這步之後,童貫發起了第二波攻擊,他派出正式使者去幽州,勸降耶律淳。

在這種情況下勸降,效果只有一個,耶律淳大怒。

宋朝一共派去了兩撥使者,被耶律淳殺了一對。到這時,童貫才算執行完了趙佶的前兩項政策,帶著超過十五萬人的大軍殺了過去。

全軍分成東西兩路,東路軍由種師道率領,從白溝發起攻勢,西路軍由辛興宗率領,目標是範村。兩軍相比,東路軍無論是兵力還是攻勢方向,都是主力軍。

戰爭的最初焦點,集中在白溝。

白溝,即今河北新城東自北而南的白溝河。它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北距北京一百零二公裏,東至天津一百零八公裏,南到保定六十二公裏,是這片土地的天然中心,自古以來都是兵家的必爭之地。追溯源頭,戰國時燕太子丹派荊軻獻圖刺殺秦皇,那張圖裏所繪的地方,就是白溝區域。

宋朝當年連番血戰,動輒近百萬人生死,趙光義耗盡一生心血,也沒能搶回來它。這回童貫出征,本應該突然襲擊,瞬間越過國境線,卻搞來搞去,仍然還是在白溝這裏和遼軍相遇。

盡管鬧情緒,但真正開戰了,種師道還是非常認真的。他派出了手裏的王牌戰將,號稱“萬人敵”的前軍統制楊可世去搶占陣地。

白溝界河的橋。

這是重中之重,現在宋、遼兩軍隔著河都能看著了,作為攻擊一方,這座橋至關重要,如果被遼軍搶先毀了,現搭起來一座能承載近十萬大軍的橋簡直是開玩笑。

楊可世行動神速,他帶著幾千輕騎兵沖了出去,盡管是客場作戰,但他一路狂飆,居然直接沖到了橋北岸。這等於是把白溝河拋在了身後,進入到遼國國境。

天險變通途,這時他心情大好,從懷裏拿出了童貫交代下來的特殊武器——勸降榜。上面封官許願,只要遼國的軍隊肯投降,官位待遇好商量。

到了這一刻,宋朝的頂級官場仍然在做美夢。這也難怪他們,他們怎麽知道這時楊可世面對的人是誰呢?對面的遼國將軍叫耶律大石!

這位遼國的末代狀元文武雙全,就像命中注定一樣,沒在耶律延禧的身邊當官,而是分配到了燕雲十六州。從這時起,他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楊可世送來的勸降榜被他撕得粉碎扔到地上,他接下來的動作讓楊可世大吃一驚,他沒有命令遼軍沖擊,而是派出大股騎兵沖向了白溝河的下遊。這意味著什麽?楊可世瞬間明白,他之所以能一路沖過白溝橋,不是因為他的速度快,而是耶律大石根本就不跟他搶。

下遊一定有淺灘,遼國的騎兵能涉水過河,抄宋軍的後路!

意識到這一點,楊可世馬上分兵尾隨遼軍,隔著河盯住,遼軍在哪裏過河,就在哪裏設防。正巧這時種師道派來了後援部隊,領軍的是老將趙德,楊可世讓他向河下遊增援,他本人仍舊占據白河界橋。

無論怎樣分析,這都是當時的最佳方案,既守住了既得利益,還防住了遼軍的暗算,剩下的就是用實力說話。兩軍對撼強者勝,他非常渴望。

他是萬人敵,這不是空話,是他在西北戰場上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楊可世算到了開頭,沒算到結尾,他算對了自己,卻沒計算清楚趙德。趙德是個老西軍了,按理說混到這位置,哪個西軍將領都是屍山血海裏滾出來的,哪怕不能常勝,至少不是個膽小鬼。

但萬事都有意外。

只有極少數的勇士是從不膽怯決不妥協的人,更多的是一會兒勇敢一會兒怯懦,狀態跟著局勢走,得看當天遇上了什麽敵人。

趙德就是這樣,他沿河岸追向下遊,速度很快了,可惜他是增援來的,啟動比耶律大石慢了些,他趕到時,遼軍先鋒已經從淺灘頭渡過了河。他憑經驗立即斷定,這些遼國騎兵的兇狠度超過了他的勇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