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巔峰悄然退(第5/5頁)

重回南方當年初起步的地方,7年一夢終於醒來,王安石走了。這時的走,和當時的來,都是對宋神宗的支持。就像郭逵從富良江畔撤兵一樣,王安石當時同樣面臨著決擇。如果他想留,他仍然是大宋首相,天子階下第一人,宋神宗絕對不會趕他走。

他們的關系,仍然是牢固的。像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所編造出的“上益厭安石”,“安石嘆息,天下事只從得四五分也得好矣”等謊言,根本不值一駁。就以王安石失去信任,哀嘆宋神宗不聽他的話了,四五分的聽從都沒有這句來說,就錯亂無聊。

他們在這段史書裏為了抵毀王安石,同時還記載著另一件事。宋神宗和王安石那次為了天上閃慧星,民間有饑苦的事吵架,王安石立即稱病回家,不再辦工。神宗派人去請,王安石的親信們就勸,為了獲得權力,要把以往神宗不同意的事都報上去,逼他答應,從此確立權威。

王安石照辦了,宋神宗為了讓他工作,全都照辦。那麽請問,既然全都照辦了,王安石怎麽會哀嘆“天下事只從得四五也好”?

矛盾百出,漏洞百出。

王安石的離去,完全是為了宋神宗著想。這時王雱死了,助手離散,滿朝大臣放眼望去都是敵人。他留下只會給帝國添亂,讓反對派整天圍著他吵架。活兒誰幹?國家怎麽辦?那樣真是貪戀權位,讓人齒冷了。而他離去,一天的雲彩都散了,留給宋神宗的是一片廣闊清新的天地。

國庫充裕了,政令刷新了,軍隊強大了,熙河收復了……下面的路,要由29歲的宋神宗自己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