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遼國分水嶺

果然,不久之後宋神宗就派人到江南去召還王安石。王安石這次沒像第一次出山時那樣,在路上遊蕩四五個月才進京,他的速度空前迅猛。

7天,就從江寧趕到了開封。

這樣的速度很能說明問題,貌似他和宋神宗都害怕了,呂惠卿在造反,一定要盡快地鏟除他!其實這只是因素之一而已,試想呂惠卿反的是王安石,又沒有反宋神宗,犯得著這麽拼死拼活的嗎?看一下歷史同時期發生了什麽事,才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麽。

宋朝君臣永恒的噩夢終於降臨,最怕的事到了,遼國人在安靜了20多年以後,再一次在宋朝最關鍵的時刻出來搗鬼。

很久沒有提到遼國人了,這時他們聰明、精明、善於敲詐勒索的耶律宗真先生已經變成了遼興宗,有了自己的廟號,融入了契丹人偉大的歷史長河裏……他死了,早在1055年,宋朝的至和二年時就死了。如果要找個參照時段,宋朝當時正發生什麽事的話,很簡單,那時宋朝正在鬧水災。為六和塔減水計劃吵得雞飛狗跳。

縱觀耶律宗真的一生,他實在是很好玩,可以歸納為一句話——貪小便宜吃大虧。仔細想,他的成就來源於貪婪,比如每年多從宋朝收20萬兩銀子的保護費,比如他不管仗打得怎樣,始終讓李元昊俯首稱臣。

可都留下了致命的缺陷。

不守信用,讓宋朝人一直記著遼國人的仇,幾十年後突然爆發,讓遼國人還本付息;對西夏輕易動武,損傷了契丹人天下無敵的神話,讓背後的各個更野更蠻的民族悄悄地打起了小算盤。

這都讓遼國吃不了兜著走。可更好玩的還在後面。他處理國內事務時,貪婪和精明都不見了,他蠢得和當年的趙匡胤有得一拼。

趙匡胤重用弟弟,耶律宗真簡直是對弟弟感恩戴德。在他年青時,他的媽媽要廢掉他,是他弟弟耶律宗元報信,才讓他先發制人的。這個情他記了一輩子,給弟弟的回報是一連串無與倫比的官職。

——北院樞密使、南京(幽州)留守、知元帥府事。賜金券,封皇太弟。許以千秋萬歲後傳位。

也就是說,他弟弟才是遼國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根本沒他親兒子什麽事。

親兒子名叫耶律洪基,字涅鄰,契丹名叫查剌。說來真是大名鼎鼎盡人皆知,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都應該記得,他就是蕭峰的結義大哥。

看他的經歷就會知道他老爸的思維有多糾結。耶律洪基6歲被封為梁王,11歲總領中丞司事、封燕王,12歲總知北南樞密院事、加尚書令、封燕趙國王,19歲領北南樞密院事,21歲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

這一連串的超級官銜把遼國軍政大權總攬一身,除了缺個皇太子的頭銜之外,和國家繼承人差在哪兒?於是一邊有洪基,一邊有皇太弟,兩者的關系直到遼興宗咽氣也沒分出個大小。

還好,耶律重元這人在關鍵時刻總掉鏈子,頭一次當了老媽的叛徒,這一次也沒拉哥哥的後腿,讓侄兒順利登基。他換回了一連串更高的頭銜加待遇。

——免拜不名,天下兵馬大元帥,賜金券、四頂帽、二色袍,冊封為皇太叔。

不知道他當時是什麽心情,這些頭銜真的很貴重,無比貴重,可惜,與耶律洪基的成長道路太接近,這些都是侄兒玩剩下的。這就是這件事的真相,他被哥哥忽悠之後,再被侄兒用同樣手段忽悠了第二次。

一般來說,這種忽悠是平凡的人一生可望不可及的,多幸福!但當事人永遠不會這樣想。身在百盡杆頭的人,和站在平地上的人,是兩種動物。

沒有當年的努力,哪來杆頭地位。有了杆頭地位,怎會再有平常人的心理?具體到耶律重元身上,就算他有,他的兒子也沒有。

他的兒子名叫涅魯古,在興宗朝受封為安定郡王、楚王、惕隱,耶律洪基當政後,他晉升為吳王,楚國王,武定軍節度使,到遼國清寧七年時,他當上了南院樞密使。

重元父子相加,等同於遼國軍隊總指揮……這就是耶律洪基的智商的體現,他的真實底蘊只有一句話——草包。他根本不配當皇帝,連最起碼的、最重要的一條戒律都不懂。

忠誠絕不是買賣,花錢、給帽子絕對換不回來。當領導的人必須得有那種沒法解釋,卻每時每刻都存在的魅力,有了這個,才能讓手下俯首稱臣,為之肝腦塗地。

事情在遼清寧九年,公元1063年激化,涅魯古長大成人,決心推翻草包堂兄,自己當皇帝。說來這個過程真的是沒有金庸老先生寫的那麽驚心動魄,詭譎多變。

在《天龍八部》裏,重元父子趁耶律洪基出京打獵的機會,集結遼國絕大多數兵力,扣住駐京軍隊的家屬,連耶律洪基的老媽、老婆、各階層小老婆等等等等都抓住,軟硬兩手都準備好後,才殺過來和皇帝攤牌。於是在這種絕境下,蕭峰才能上演絕地反擊,以一人敵百萬,孤身平叛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