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澶淵……澶淵!(第3/19頁)

於是遠在河南的開封城裏,宋朝的君臣們手腳大亂,每一個人都露出了心靈深處最本真的原形。聰明絕頂的和豐姿偉貌的,都想到了同一個詞——逃跑。只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不僅以近乎君前失禮的態度來鎮服朝臣,而且還針對突發惡劣的軍情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解決辦法,決不僅僅是強硬、霸道或者天生好勝這樣簡單。

寇準,他的輝煌時刻終於到來。

告急的文書像雪片一樣從河北、甚至河南飛進了開封城皇宮內院的……對不起,不是樞密院,而是中書省。

這一點至關重要,從根本上決定了歷史進程。

這是個歷史遺留問題,真宗朝最早時的宰相呂端、李沆等人,都是趙恒的恩人或者老師,為了信任,更為了尊重,趙恒下令不僅是國家政事,就連軍事行動,也要首先交給宰相們看。

這個習慣被保留了,畢士安、寇準當上了宰相之後,一樣擁有這個特權,壓制著樞密院。這就讓寇準成為了當時開封城裏最早得到第一手情報的人。

情況緊急,都到了“一夕之間,急書五至”的地步。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腦袋,都能想象到二十多萬的遼兵,已經沖進了宋朝的腹地,門戶大開,每時每刻都在殺人放火,生靈塗炭,多耽誤哪怕一分鐘,就會又多死多少條人命!

但寇準就是不急,這些十萬火急的告急文書他卻連看都不看就扔在了一邊。這時他和皇帝離得很近,隨時都能請見,但就是不。他吃飯、喝酒、聊天、嘻嘻哈哈,想幹嗎就幹嗎,似乎樂得很(飲笑自如)。

而奇妙的是大宋朝的首相畢士安就在邊上看著,也不管,隨便寇準為所欲為。

直到第二天的早朝,中書省才把這些燙手的,沾滿了人血的文件上交給皇帝。那一刻,趙恒的眼前肯定突然變成了黑色。

知道災禍發生了,知道危險臨近了,可就是沒有消息,以為還好,還安全……可是突然間就大難臨頭,不可收拾,整個河北都成了敵占區,連河南都在被突破中!這是怎樣的刺激?!

要知道宋朝的國防理念基本就是邊關重兵防禦,國都內禁軍壓制全國,而在國都與邊關之間從來都是空的。藩鎮之類的強勢力量早就被趙恒的伯父、父親給徹底抽空,變成了趙宋官家的天堂世界,但現在也成了入侵之後的契丹人的天堂世界!

感謝這時趙恒的理智吧,在巨大的震撼中,他仍然認清了這時唯一能為他解開死結的人——寇準。他問:“現在該怎麽辦?”

寇準的回答則非常體貼到位:“陛下,您想快點了結此事,還是慢點?”

如果換成是趙匡胤,相信寇準的大門牙就在話出口的一瞬間飛舞在金鑾寶殿上了,你簡直是在惡搞,怠誤了軍情,還敢拿皇帝開心!

但是三代才出一個貴族,趙恒是宋朝真正的第一位生在深宮內院,長在羅綺叢中的皇帝,他有涵養。他說:“我要快。”

寇準回答則簡潔明快:“那麽很簡單,臣以為五天之內就可了結。只要您親征。”

歷史在這裏出現了爭議。寇準說出這句話,趙恒的反應是什麽?有一種說法,是趙恒猶豫了,他說要回後宮再細想。但是寇準強調,軍情緊急,再沒有時間了!所以趙恒匆忙起駕,立即親征;

這出自北宋人陳師道。

另一種說法出自官方,趙恒很痛快地就答應了,因為他之前就曾經說過要禦駕親征,還要東、西二府的高官們商討出征時間,事到臨頭,怎麽會退縮?況且五六年前,他剛剛即位時,就曾經親征過,並不是第一次上戰場。

但是不管怎樣,當天趙恒都答應了寇準的請求。只是昂然下殿,準備征伐的寇準忘了一件事。他為了追求效果,刻意地積壓文書,刺激了皇帝,但也因此把別的人刺激到了。

聰明絕頂的王欽若,和豐姿偉貌的陳堯叟。一個是參知政事副宰相,一個是樞密副使,基本上都與他平級。等朝臣都散開,該幹嗎都幹嗎去了,他倆悄悄地到皇宮深處請求趙恒的接見。

兩個人的意見一致,都是請求皇帝逃跑。差別就在於一個請皇帝逃到成都(陳堯叟的老家),一個請皇帝到金陵(王欽若是江南人)。

這個提議看似很突然,根本就沒有道理。眼放著宋朝國都之內還有數十萬的禁軍,河北、河南境內戰況只是惡劣,但絕對沒有崩潰,為什麽要這樣的絕望。但是要強調的是:第一,契丹人這次的兵力非常雄厚,達到了二十多萬,這在真宗朝以來,是從來沒有過的;第二,整個河北被突破,連河南都被威脅,這更加是宋朝立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就拿上次趙恒的親征來說,他也是到的大名府,那仍然是河北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