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啊……衰神(第4/5頁)

以上是正史,在宋人筆記《後山談苑》中的記載就更加無所顧忌。

呂端不僅是挑起了簾子看趙恒的臉,早在上大殿之前,就在福寧庭裏直接登上了禦榻,把趙恒的衣服解開,仔細察看皇太子的身體,來確認是不是本人。這次確認之後,由於還要君臣分開進入參政大殿,所以上殿之後才再次確認。

至於他為什麽會知道皇太子身體上的某一特征,那是因為太宗陛下早就私下裏對他說過:“與太子問起居。”趙光義真的早有準備!

以上就是宋朝第三位官家的誕生經歷。是不是有種感覺,不管怎樣剖析,還是很不刺激?的確,也許其間發生過什麽,但都被習慣性地掩蓋掉了。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硬件元素的不足,缺了一個人。

呂端和王繼恩都是花甲老人了;李太後是一深宮女流之輩;李昌齡、胡旦的資格不夠;至於李大將軍,他再有威望實力,奈何趙匡胤兄弟二人在前後執政了三十九年之後,早就把軍權分得零零碎碎,沒有皇命,沒有樞密院的簽條,他一兵一卒都調不動……這些統統的不是沒能力就是沒活力。可只要那個人在,一切就會超級火爆,忠奸分明,你死我活。

寇準,寇準哪兒去了?

寇準已經坐電梯直達底層,在鄧州忍了快八個月了。

事情要從趙光義臨死的前一年,至道二年的正月間說起。那時太宗陛下親自祭祀天地,按規矩儀式結束官員們就開始過節了。他們每個人都會官升一級,外加大批的物質獎勵。

這個規矩是如此的美好,以至於被各級官員牢牢記住,在以後的歲月裏利滾利提高價碼發揚光大,直到神宗陛下咬牙——因為再也賞不起了。

可是這時還沒關系,賞,而且這一年的賞賜主持人就是寇準。春風得意的寇準,已經搞定了皇帝,壓倒過宰相,並且還確立了百年難得一見的皇太子,於是意氣風發開始為所欲為。

賞罰要公平,這是最起碼的準則。可是寇準就不,我喜歡誰,誰就升高官;我煩誰,誰就去倒黴。結果他喜歡的右通判、太常博士彭惟節升到了屯田員外郎,他厭惡的左通判、左正言馮拯升到了虞部員外郎。

完全顛倒,馮拯原來的官比彭惟節大,結果升賞之後反而比彭惟節小了!

這還不算,要給馮拯小鞋穿,就得讓他痛出聲來。有一個制度,宋朝官員們工作時向皇帝上奏章,好多的帖子得按官職大小排列好,你總不能讓下級的報告壓在領導的前面吧?這時問題出現,由於彭惟節一直都比馮拯官小,碼帖子的人慣性發作,還是把馮拯的放在上面。這下正中寇準下懷,就這樣的小事,他居然動用參知政事的副宰相職權,以政事堂的堂貼命令,把彭惟節的帖子壓在了馮拯的上面,並且把這事報告給了趙光義。

說馮拯太沒規矩。

碰巧趙光義當時亂蜂蟄頭,火不打一處來,那時候靈州城正被李繼遷團團圍困,在蜀川方面李順的余部王鸕鶿又聚眾造反,結果發現臣子們連點起碼的規矩都沒有,簡直是欠揍!

馮拯被叫來痛罵一頓,不過趙光義的理智還在,罵過就算了,沒再深究。可是馮拯都快被氣昏過去了,他冤!

結果有冤報冤,他把寇準公報私仇的事上報,而且一下子連鎖反應,寇準升官這麽快,早就有人眼紅了,嶺南東路轉運使康戩斜刺裏跳出來,來了個超級華麗的突然襲擊——報告陛下,寇準已經是權傾朝野,沒人敢管了。您是不知道吧,呂端、張洎、李昌齡這些人都是寇準引進的(事實),這些人中呂端對他感恩戴德(端德之);張洎本來就是個沒品的奉承人;李昌齡是個軟蛋(昌齡畏懦),他們都不敢和寇準對抗,所以寇準才敢胡作非為,顛倒制度!

趙光義一聽大怒,還有這事?!

他沒找寇準,先把呂端等人叫來,一頓教訓,問他們到底怎麽回事。李昌齡和張洎徹底嚇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只有呂端平靜地回答——寇準的性格太剛烈,總喜歡自己做主。臣等不想和他爭,那樣就怕有傷國體了。

話很平常,但越想越是高明。第一說的是事實,寇準的性格往好裏說才是剛烈,壞一點就是跋扈欺人,他何止是喜歡自己做主,綜合以後的表現,準確點說叫唯我獨尊!第二,把自己和李昌齡等人一下子撇清,我們退讓絕不是因為他是我們的恩人,只是不想大臣們之間爭執,那樣就會耽誤國家大事。

多懂事,多有身份。同時把最可怕的一處隱患澆滅——我們絕對沒有因私結黨……

趙光義想了想,你們都退下,傳寇準。結果就此換成趙光義開始郁悶。寇準絕不認錯(綜合以後的人生經歷,這不是他不認錯,是他相信自己絕對、永遠的正確),並且開始滔滔不絕有理有據,一件事一件事地和皇帝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