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隕落的太陽(第2/8頁)

到最後,壽州城裏都快餓得人吃人了,南唐的援軍無奈之下,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們想到了長城——我們從紫金山開始,修一條長城到壽州城下總行吧。利用長城攻守兼備的功能,邊修邊打,相信總可以應付一下李重進,把糧送進城裏了吧!

於是南唐人開始日以繼夜地趕工修長城。為了城裏的弟兄,為了南唐的勝利,弟兄們,加油幹吧!李重進也像是發了善心一樣,一概不聞不問,直到長城好不容易修完了十多裏,眼看著快到壽州城下,就要大功告成了,天殺的李重進才突然變臉,一陣猛攻,不僅把長城給破壞了,還殺了南唐五千多人……

這時候,仿佛要再折磨一下南唐人似的,又一個讓他們傷心的消息傳來了。那個傳說中品德非常優良,從不騙人的張永德也變壞了。他經歷了上次浮橋之戰的僥天之幸後,深感日子再不能這樣過了。痛定思痛,他首先做了件本分點的事,他用千余尺長的鐵鏈來封鎖浮橋上下遊幾十米之內的水面,然後為了保險,再在鐵鏈上系上巨大的木頭來增加浮力,使鐵鏈絕不下沉,以徹底攔截南唐的戰艦。這之後,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悄悄地派人溜進了夜色中的淮河裏。

後周還是有幾個會遊泳的,大家趁著夜色,慢慢地遊到了停泊在下蔡附近的淮河裏的南唐戰艦底下,這時候用來封鎖淮河水道的鐵鏈還剩下了一些,張永德很慷慨,把它們都送給了南唐人……第二天天還沒亮,張永德突然發起了攻擊,這時候南唐人才發現自己的戰艦都開不動了,不知在什麽時候,已經被人用鐵鏈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江南名將林仁肇死都不相信,自己賴以成名的水軍,居然會這麽窩囊全軍覆沒。還好,他本人又一次逃脫,活了下去,直到五六年之後,才由趙匡胤給他編織了最後的命運。

但是所有這些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動搖南唐人在江北巨大的優勢,無論是李重進還是張永德,都僅僅是保持著不敗而己,尤其是屹立在他們面前的壽州城,不管怎樣攻擊、圍困,就是無法拿下。而且在公元957年正月間,還從城裏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劉仁贍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因為他的兒子想從饑餓的壽州城裏逃跑。不管誰來勸阻,就連李璟派來做監軍的周挺構親自說情都沒能保住這個孩子的性命。

劉仁贍把自己的兒子處以腰斬極刑。此後壽州城裏哭聲一片,軍民同心,再也不提逃命投降的話。

城外的李重進絕望了,他望著近在咫尺的壽州城,百思不得其解。他真的想面對面對地問問劉仁贍,南唐到底給了你什麽好處,讓你竟然這樣的忠於職守,冥頑不靈!

憤怨之余,久歷沙場的李重進知道,以他個人之力,看來是真的拿不下壽州城了。

公元957年2月17日,後周世宗皇帝柴榮出汴京城,第二次親征南唐江北之地。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雖然在為父服喪時期,但戰事緊急,被柴榮奪情起復,一起出征。這一次,柴榮選擇的突破口是張永德剛剛拿下的下蔡渡口,一切順利,他在3月初渡過淮河,重新抵達壽州城下。

這時,戰火剛剛再次燃起,還沒有真正的刀兵相見。可無論是後周,還是南唐,敵我雙方都已經一致確認,勝利已經被柴榮牢牢地抓在了手裏,無論如何都不會動搖。

因為在柴榮出發之前,先鋒大將右饒衛將軍王環已經讓南唐軍隊徹底膽寒。他們魂飛魄散地發現,後周人這次居然不是騎著馬來的,而是乘著巨大的戰艦,從穎水一路揚帆破浪,沖破他們的各個水寨,進入了淮河,他們的水上優勢已經一去不復返,後周僅僅在大半年的時間之後,就擁了強大的水軍!

這就是柴榮在上次回國後真正做的那件正事,歷史證明了,他之所以主動離開戰場,並不是因為他厭倦了,或者他膽怯勞累了,而是他要迅速彌補自身的缺陷,等他再一次出現,他就會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當年3月3日清晨,柴榮親自披上陣出現在了戰場上,紫金山,這是第一個攻擊目標,要把壽州重新完全孤立,就必須先攻下它。趙匡胤作為全軍攻擊的箭頭,率先登山強攻。這時候皇帝親臨,全軍注目,所有人都親眼目睹了趙匡胤到底擁有怎樣的戰鬥力。

歷史記載,僅僅一個上午,趙匡胤就將南唐的前鋒寨和山北營寨全部擊破,斬敵三千,把紫金山通向壽州城的“長城”徹底毀壞。這一戰的後果是驚人的,當天晚上,南唐軍營裏就發生了嘩變,朱元,這位南唐首屈一指的猛將不戰而降,帶著自己的部下一萬多人投降了後周。

至此這一戰再也沒有了懸念,第二天柴榮就發動總攻。南唐軍徹底崩潰了,他們習慣性地從山上往河邊跑,坐上了船才覺得心安,可是這正中了柴榮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