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個員工是怎樣折磨自己老板的(第4/9頁)

恍然大悟的使者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回了開封,把已經準備親征的郭威攔住,悄悄地報告了王峻的回答。郭威嚇出了一身冷汗,一時變得非常失態,所有人都看見皇帝突然狠狠地抓住自己的耳朵上下亂提,嘴裏喃喃自語——幾敗吾事!

就這樣,後面發生的事幾乎完全按照王峻的預料在進行。在十幾天後,突然間天氣大變,風雪交加,北漢和遼國聯軍迫不得已開始撤退,王峻乘勢追擊,不僅北漢人損失慘重,就連遼國人也死傷大半。從此之後劉崇再也沒有膽量,更加沒有力量再進犯後周。

最大的危機渡過了,每一個人包括郭威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氣,王峻以個人的聰明才智讓新建的王國順利地熬過了最初的艱難階段,緊跟著他又帶領兵馬跟著郭威去討伐公然叛變的慕容彥超。這一次他身先士卒,率眾先登,幹脆利落地把這個非凡的節度使幹掉,去外侮之後更除了內患。一時之間後周迅速地變得國泰民安,人人都覺得安定和平的好日子已經到來了。

但越是這樣,動亂的種子就埋得更深了。沒有人意識到,這時的後周已經應該準備一個繼承人了,事實證明,就連郭威都沒有意識到已經有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危機,他一直都沒有給自己的繼承者任何展示能力的機會。

柴榮,這位後來的周世宗變得越來越尷尬,他此時擁有的資歷讓人非常鄙視。請看:郭威做後漢的樞密使時,他是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駐防邊境時,他是貴州刺史、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等郭威起兵造反時,他留守後方;等劉崇進犯時,由於前線總指揮是王峻,他更加只能在澶州遠遠觀望。

也就是說他從來都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軍功,所有人都只能認為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吃祖宗飯的富家廢物。這造成了柴榮在執政初期的艱難局面,文官敢於當眾向他頂撞,武將更在戰陣之上公然叛變投敵。尤其是助漲了一些權臣的非分之想,就像王峻,他敢於制造出一些事端,向柴榮、更向郭威叫板,來希求更大的權勢和富貴。

這樣,就沒有了退讓,只剩下了勝負,再一次的流血在所難免了。

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命題,相信無論是員工還是老板都會強烈關注,但是細想這也沒有什麽,人生不就是在你折磨我,或者我折磨你的過程中度過的嗎?

但是身為當事人,他們的切身感受就會大不相同了。沒有什麽折磨是可以不付出代價的,就像王峻與郭威。

劉崇敗退,慕容彥超覆滅,這讓王峻的聲望如日中天,這些都是在他的英明策劃和親自指揮下完成的,所以公平的人民也把這一切的功勞都記在了他的名下。一時之間好評如潮,歌頌不斷,王峻成了後周國內人見人愛的大英雄,而王大英雄在飄飄然之際回頭看了看,也發現人民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說的都沒錯啊!

於是他就又順勢向旁邊看了看,就發現他的頂頭上司郭威在這段時間裏的表現可真是夠低的,矬得讓人不忍目睹。

郭威都幹了些什麽呢?他在王峻大展雄才,叱咤風雲的時候,像是無事可做,非常無聊似的,勉強做了幾件婆婆媽媽的小事情。而這些事情之小,之無關緊要,都是自朱溫以下無論是後梁、後唐、後晉或者後漢的諸朝諸帝都不屑一做的。

比如說當年終結者朱溫先生曾經在攻打淮南的時候,順手搶了一萬多頭耕牛,這在以往來說毫無懸念,這些牛馬上就會變成軍糧了,可是不知為什麽朱溫一反常態,千裏迢迢地居然把這些牛都趕回了自己的地盤,還更加變態地把牛都分給了當時的農民。農民們驚喜之余才聽到了朱溫的附加條件,當然看上去是很公平的——從此每家每戶要上繳一定的牛租。

但要命的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牛還有這些牛的兒子們都早就死得幹幹凈凈了,可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皇帝卻都清清楚楚地記著他們當初和朱溫簽下的租牛合同,牛租一直繳到了郭威當選。

要說郭威這人可真是沒勁,他居然覺得都執行了幾十年的老政策有問題,而且還無條件地刪除了。

再比如還是牛,相信朋友們還有些印象,我們在開頭處曾經說過,五代十一國時牛皮因為軍需必須全部歸為國有,如果有人膽敢私藏一寸或者販賣一寸,就會被處死。那麽對於養牛的農民呢?他們的任務就更苛刻了,他們要負責上繳牛皮,每年都有定額,達不到的就會被處死。

想想看吧,那個餓得人吃人的年月,你還能養著一頭牛,等著它一年兩年從小長大,然後再順利平安地剝下它的皮來上繳國家?!

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農民就此死在了混賬的牛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