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一日朔方一日戰,能得幾人見州城(七)(第2/2頁)

“這廝……莫不是悟了?”桃夭夭瞳孔微微睜大,她看著花園裏的場景,看著李從璟舞劍的身影,心弦漸有觸動,恍惚間,內心有種不真實的空靈感,斯情斯景,她竟然體會到了平沙落雁、夕陽簫鼓般的意境。

“這怎麽可能……日居深宮,也能悟道?然……若不是悟了,我又怎會有這種感應?”

不同於丁黑隔著一層窗戶紙的震驚、桃夭夭觸摸到門檻的感應,敬新磨等人則是一臉茫然,只是好奇陛下怎麽忽然有了舞劍的興致,當然,他們也能看得出來,那身影是極瀟灑的,那劍法是極高明的。

此時,李從璟心中一片清明,衣袂飄舞間,他想到:“品性、心境、人格,正如才學一般,當日日篤行,日日修行。正如這武功劍法,總有進步的空間,總有更高的境界。治國之道,理政之法,初學如識字,知其表而不知其意,蹣跚學步,再學如精讀,知其脈絡,而能懂其精要,則可健步如飛,有此基礎,再學如作文,腹中萬千言,心有那天地,揮毫灑墨間自有名篇,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正所謂知精而後知神,知神而能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惶然間,李從璟知道了個人修行當不滿足的道理,更加知道了該如何提升修為的道理。為善是修行,制怒是修行,練劍是修行,批閱奏章是修行,治理天下也是修行。凡彼萬物,莫不是修行。得進取之法門,日日努力,識得萬物之精要,方能感受到其中共通的道理,得一而後無事不通。

做事有境界,學問有境界,人生亦有境界。

噌的一聲,一襲扁舟般的身影,燕雀般從敬新磨等人身旁掠過,桃夭夭一劍在手,青絲如瀑,迎向正在舞劍的李從璟。

敬新磨等人面色大變,正要有所行動,忽然聽到李從璟一聲“來得正好”,便都齊齊止住了動作。

桃夭夭掠進花園,一人舞劍,立即變成了兩人對練,大雁展翅般的兩個身影,在刀光劍影中往來縱橫,百花齊放,萬葉飛舞。

“人存在的意義是甚麽?”李從璟一劍揮動,便是一問發出。

桃夭夭揮劍相迎,不聞她出聲,只聽有劍吟。

“我存在的意義是甚麽?”李從璟又是一問。

他身如鷹燕,她身如燕雀。

“君王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李從璟三問。

每一問,都是終極問題。

花海葉雪,無聲有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兩人躍上假山,李從璟聲如輕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人越過遊廊、越過湖面,李從璟聲如鐘磬。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躍上小亭之頂,李從璟收了長劍,聲如海浪。

花落,葉落,花園重歸平靜。唯有丁黑、敬新磨等一大群人,急急忙忙趕過來,擡頭望著亭子頂上相對而立的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臉茫然。

桃夭夭也收了劍,臉上無悲無喜,“你悟了?”

李從璟隨手一揮,長劍滑過一刀幹凈利落的直線,插進丁黑腳前。

李從璟眼中似有三千世界,又似空無一物,“你悟了?”

桃夭夭頓了片刻,“似悟似沒悟。”

李從璟負手看著桃夭夭,“無所謂悟,無所謂不悟。”

兩人落回地面,一起來到亭中的木欄前,並肩望向幹凈清澈的湖面。

片刻後,李從璟道:“始皇大業,無字可述,太宗功業,有跡可循,然則無論如何,他們終究是他們。”

桃夭夭終是笑了,她看著李從璟的側臉,笑意猶如天邊的一抹晨霞,“你不會像始皇帝一樣,太過威重,也不會向太宗一樣,驕傲自滿。天下功業如今到了你眼中,也不過是雲天的一抹遠景。身為皇帝,你不會棄之不顧,但作為李從璟,哪怕是抓在手裏了,你也不會因之驕狂,你會時常看著,卻不會有太多留戀。”

“棄之不是棄之,也不是不棄之,抓住不是抓住,也不是不抓住。”李從璟笑了笑,“風過疏竹,雁渡寒潭,事來則應,事過則休。在其位則謀其政,活這一世,便是這一世。”

桃夭夭沒有去依偎在李從璟懷裏,李從璟也沒有去握著桃夭夭的手。

李從璟握住了桃夭夭的手,桃夭夭也依偎在了李從璟懷裏。

存在就是存在。

存在就是意義。

存在沒有意義。

存在就是存在。

存在無所謂有沒有意義。

一陣微風拂過花園,有花開,有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