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國家大政須慎謀,河西大地正待伐(第2/3頁)

眼下還不是廢物貢舉制的時候,等到學院分級制大成,貢舉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這件事同樣需要循序漸進,諸項事宜不必贅言。

隨著時間進入定鼎三年,朝廷對河西、西域用兵的大事,進入到準備階段。

……

夏州。

四十多歲的石敬瑭站在城墻上,扶墻遠望東南方。若是從他的目光一直延伸出去,最終一定會觸碰到神都洛陽。

他已經在這裏站立了兩個時辰,似乎在思考甚麽,又似乎只是在放空。國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眼神中更沒有任何色彩,這讓人無法揣摩他心中的想法。

裝扮簡單但不平庸的崔玲瓏,從甬道走上城頭,來到石敬瑭身旁,“探報,朝廷使者已近在十裏之外,稍後要不要放他們入城?”

石敬瑭的目光依然悠遠,“朝廷忽然遣使前來,所為何事?”

崔玲瓏冷笑道:“想來無非兩個字:移鎮。”

“移鎮。”石敬瑭笑了笑,“移鎮何處?雲州,還是幽州?都不可能。然而除卻這等邊關重鎮,還有哪一個節度使,如今不是有名無實?移鎮,不就是自縛雙手,把自己置於砧板上,任人宰割嘛。”

崔玲瓏面寒如水,“現在還說這些做甚麽,李從璟要你移鎮,無非就是準備對你動手了,你我在夏州苦心經營多年,不就是在等這一天?”

石敬瑭搖搖頭,面色仍然沒有甚麽變化,“朝廷要我移鎮,我若不遵行,豈不是形同反叛?我石敬瑭對國一片忠心,又怎會行那悖逆之事?我還在等著發兵河西,為國家收復被異族占據的山河呢。”

崔玲瓏蹙眉,片刻後,她理解了石敬瑭的意思,“稍後有人自會迎接朝廷使者入城,好生招待,不會讓對方起疑。但這也只能拖延一時,李從璟既然決定對你動手,只要不見你離開夏州,他總會發兵前來。”

石敬瑭似笑非笑道:“那也是朝廷要對付黨項人,無關我石敬瑭。就算朝廷要對付我石敬瑭,那也是李從璟猜忌邊關將帥,不是我石敬瑭不忠。”

石敬瑭的話,可謂句句都有大文章。

崔玲瓏詢問道:“這回你要如何搪塞來使?又裝病?”

石敬瑭手指敲打著女墻,“同樣的借口,用多了,難免讓人感到厭煩。前段時間不是說北邊在鬧馬匪嗎?這回我去剿匪好了。”

崔玲瓏露出笑意,“馬匪有沒有不知道,但是韃靼部和契丹的使者,卻是不久就要來了。”

“還有呢?”石敬瑭問。

“涼、甘、肅三州的黨項人、吐蕃人,也都會相繼趕來。”崔玲瓏笑容愈發濃郁。

“那可真是群英薈萃,如此盛事,錯過了豈不可惜?”石敬瑭笑意深邃,“怪不得馬匪猖獗,難以平定,饒是我出征數月也無法盡除,原來是有這些人暗中支持。然而涼、甘、肅等地,又為何要派人扮作馬匪,來為禍我夏州?”

崔玲瓏笑道:“沙州歸義軍與朝廷往來頻繁,朝廷還派了使臣進駐沙州,李紹城坐鎮靈州後,更是時常派遣斥候進入涼、甘、肅等地,種種跡象都表明,朝廷有聯合沙州圖謀河西之意,涼、甘、肅等地,為保全自身,如何能不惱怒並且未雨綢繆,先發制人?”

石敬瑭撫掌而贊:“妙,妙,實在是妙。”

崔玲瓏道:“更何況,靈州之西、涼州之東,本就有黨項人生活,此番夏州又得韃靼部、契丹呼應,足以牽制朝廷兵馬,等我等合力啃下靈州,將夏州與河西練成一片,屆時河西之地,還不是我等想如何就如何?朝廷縱然興兵,也是勞師遠征,我等借用涼、甘、肅等州之力,足能與之周旋。待到朝廷兵馬糧草不濟、人困馬乏了,豈能不退?”

石敬瑭看向崔玲瓏,“心思玲瓏,不愧玲瓏之名。”

崔玲瓏嫣然道:“不玲瓏,如何助你成就大業?”

石敬瑭笑而不語。

過了片刻,崔玲瓏忽然道:“可奴有一事不明。”

石敬瑭道:“但說無妨。”

崔玲瓏問道:“李從璟敵視你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何早不對你發難?”

“早不對我發難?”石敬瑭笑了,“他如何對我發難?派遣殺手,還是興兵破我軍營?前者我亦有賓客、護衛,日夜防備,縱然不能反擊,難道我還不能逃走?後者我有軍中將士,更是能從容而退。”

“而李從璟若是背上陰謀殺我的罪名,你讓李嗣源如何看他,讓天下人如何看他?要知道,李嗣源可不止他一個兒子,你當真以為李從榮從一開始就沒有跟他相爭的心思?李從榮不跟李從璟相爭,是因為最後李從璟勢力太大,他已經爭不過,而若是李從璟給他機會,他豈能不把握住?”

“再者,天下還未平定,諸侯盤踞江南,徐知誥又豈是等閑之輩,李從璟若是擅殺大將,徐知誥有的是辦法把他名聲搞臭——你難道不知道李從璟對李永寧的那點心思?如是一來,你讓李從璟還怎麽得李嗣源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