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昔曾浴血三十載,而今我為唐皇帝(九)(第2/3頁)

王繼鵬悻悻退出房間,心頭已是一團亂麻。

唐軍甲兵鼎盛,攻城之勢又猛,如今戰不一日,泉州守軍已是死傷慘重,他委實不敢在城頭多呆,生怕性命不保。

王繼鵬還沒走出府,遊廊裏就閃出一個人影來,出聲呼喚:“福王,福王殿下!”

王繼鵬轉身去看,頓時眼前一亮,那卻是名宮人打扮的女子,有閉月羞花之顏,此時雙手扶著廊柱,探身呼喚,臉上盡是不安與期待之色。

女子叫作李春燕,是王延鈞後宮的人,也是與王繼鵬私通的情人。

前面有段時間,王延鈞因聽信道士的話,有過“退居二線”的舉動,彼時就將軍政事務交給王繼鵬打理,王繼鵬則乘機跟李春燕搭上線,兩人背著王延鈞私通,行苟且之事。

李春燕把王繼鵬拉到無人的角落,死死拽著他的手,哭哭啼啼:“唐軍日夜不停的攻城,這裏的人都被聲勢嚇的慌了神,泉州到底還守不守得住?”

王繼鵬嘆息道:“怕是難守了。”

“泉州若是守不住,那可怎麽辦?屆時若是出奔,殿下可萬萬莫要丟下奴……”李春燕可憐兮兮的哀求。

王繼鵬心軟道:“你放心,我必不會丟下你。若是泉州守不住,我就帶你出奔,去廣州投奔劉龑,日後怎麽也能長相廝守!”

李春燕感動得淚水稀裏嘩啦,連連點頭。

陳金鳳本是王審知的妃子,但在王審知還沒死的時候,陳金鳳就曲意承迎,勾搭上了出入問安的王延鈞,彼時王審知還在位,兩人無法做的過火,只得多番忍耐,後來王審知一死,王延鈞就再無顧忌,直接就納了陳金鳳為妃,還為她鑄造了長春宮,裝飾極盡奢華,可謂是恩寵無雙。

如今王延鈞還在位,卻不知自己的妃子李春燕,也跟自己的兒子有了一腿。

當然,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王繼鵬殺父篡位後,也會冊封李春燕為賢妃,之後更是會立為皇後,並且為李春燕修建一座比長春宮更加奢華的紫微宮。

而後王繼鵬、李春燕死於兵變,坊間便會有傳聞:他倆的墓上長出了一種樹,樹上開了一種少見的花,如鴛鴦交頸一般,謂之鴛鴦樹。

閑話休敘,且說王繼鵬去城門守城,卻是再沒上過城頭,只在城墻後面安全的地方,對守軍吆五喝六,如是好歹堅持到了天黑。

天黑後,王繼鵬勉強整飭了一下城防,又再度去州府問安,當然更是想看看王延鈞有甚麽舉動。卻不料剛到府門口,就看到大批軍士集結,那些被王延鈞帶來的宮女、宦官們,也正在收拾行裝。

王繼鵬頓時明白過來,王延鈞這是要出奔!

只是白日裏王延鈞還態度堅決的要他守城,怎麽一入夜就馬上要走了?

王延鈞也是迫不得已。

他的心腹打探到消息,說是聽到泉州軍卒密謀,要打開城門迎接唐軍入城,免得平白戰死城頭,還讓家人鄉親蒙難,左右唐軍勢大,今日已經險些破了城池,這泉州定然守不住……長樂都沒守住,泉州何以能守?

面色憔悴的王延鈞,在府門前看到王繼鵬,便對他說道:“集結精卒,隨朕一道南下廣州。”話說完,再沒有多余的言語。

王繼鵬聞言不敢耽擱,但心裏又記掛著李春燕,於是一面讓心腹去傳令,召集能召集的甲士,自己雖也離開府門,卻在偏遠處逗留不去,賣力觀望出奔的隊伍。

最後果真還被他在燈火中,看到了即將走進馬車的李春燕。王繼鵬不方便上前去搭話,躊躇不已,幸好李春燕忽然看過來,她原本眼神哀傷、臉上猶有淚痕,直到發現了王繼鵬,頓時破涕為笑,淒婉而又欣喜,王繼鵬看到那笑臉,心都醉了,連忙用力揮手。兩人隔著人群相望,無只言片語,卻似一切盡在不言中。

可真是一對癡情的鴛鴦!

當夜,王延鈞舍泉州,再度南奔。

……

翌日,泉州降,唐軍入城。

馬懷遠在一眾將領的拱衛下,邁步走上城墻,面向泉州城觀望起來。

泉州刺史因為先戰後降,誤了馬小刀規定的投降期限,心頭正在忐忑,眼下亦步亦趨跟在馬懷遠後面,見對方看向城中街坊的時候,身如勁松豪氣幹雲,立即奉承道:“馬將軍真是英雄風姿!這等氣度實在是少見,令我等心折不已,難怪王師南征是以馬將軍統帶精銳水師,就馬將軍這等人物風流,王延鈞拍馬都趕不上!”

馬懷遠聞言,轉過頭來,看向泉州刺史,眼神卻冰冷的厲害,“某為人臣,不與人主相比,刺史還是慎言的好!再者,王延鈞逆臣賊子,某也不屑與他相比!”

刺史立即點頭哈腰,連連自責不停致歉。

在城頭站了片刻,不知怎麽就說起王延鈞出奔時,還帶著許多妃子宮女,家當也不少。馬懷遠聞言,嗤笑一聲,冷漠道:“某曾跟隨陛下南征北戰,頗知陛下平素言行,昔年在幽州時,為訓練軍卒,陛下曾夜宿軍營一月不曾回府,而每逢與契丹大戰,陛下更是身先士卒,親冒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