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江淮掩有十四州,南北相爭今何姓(九)(第3/4頁)

西方鄴頷首稱好。

張易卻是搖頭:“江兄既然說了,王會不回援,乃因其有所依仗,他不回援和州城,難道就不顧惜糧倉、糧道?依我看,其在糧倉、糧道之處,亦必有文章!”

西方鄴眼前一亮,很認可張易的分析,“既是如此,如何是好?”

朱元道:“此時我軍雖然打下東關、含山,震動和州,但也是孤軍深入,倘若不能迅速擴大戰果,在此久做逗留的話——北面王會,南面大江,和州地界狹長,寬不過百裏,一旦敵軍回過神來,作出應對之策,我等可是危險得很!”

西方鄴不由得對朱元刮目相看,“參軍且請繼續。”

朱元道:“兵者,攻、守二字。有後方,有援軍,有堅城,則能守;無此三者,若不能退,便只有攻。我軍為奇兵,要發揮戰力,保全自身,便在於不斷進攻,百裏轉戰,奔襲如風。也惟其如此,眼下才能聲援滁州,令王會兩面失顧!”

西方鄴心頭暗道:真不愧是進士三甲,被太子看重的人,初次領兵征戰,竟然就能有這樣的見解,難能可貴!

西方鄴道:“攻打何處?”他拿來輿圖,與眾人共看。

江文蔚道:“既然王會不理會我等,我等何不給來一下重擊,讓他不得不分兵理會?”

西方鄴兩眼光忙四盛,已然了解了江文蔚的意思。

“傳令全軍,進擊全椒縣!”

含山在西,全椒在北,烏江在南,三地大致成三角形。從含山進擊全椒,完全可以避過烏江糧倉可能有的伏兵!

……

滁州,城樓。

“稟將軍,弩具已經準備就緒!”

大旗下,房知溫微微頷首,示意知曉。

城前,吳軍軍陣大舉逼近,如湖如海,陣中雲梯、巢車、撞車等物,一應俱全,聲勢如漲潮。

“射標箭!”房知溫驟然下令。

“得令!”城墻上嚴陣以待的甲士,聞言立即俯身準備。

一名軍使站在高處,高舉令旗,聲音洪亮,喝令道:“一輪,床弩標箭,放!”

城頭鼓聲起,清脆如雨點。

甲士操縱十余架床弩,只聽的“嘣”的一聲嗡響,城墻上從左至右,飛出十支巨大弩矢,而後插進城前空地,連成一線,弩矢上,紅布顫動。

軍使高舉令旗,再次喝令:“二輪,伏遠弩標箭,放!”

數十支弩矢飛出,在距離城墻稍近的地方插入地面,同樣紅布顫動,練成一線。

軍使喝令:“三輪,角弓弩標箭,放!”

“四輪,臂張弩標箭,放!”

“五輪,強弓標箭,放!”

城墻前,五條弩矢連線,層次遞進,紅布迎風飄揚。

數萬吳軍將士,以不懼刀山火海之勢,迫近城墻,迫近那一條條標箭線。

城墻上,唐軍將士無不凝神緊望,握緊兵刃,屏住呼吸。

刺史朱長志站在房知溫身旁,面上鎮定,實際激動不已。

之所以激動,是因為禁軍攜帶的各種弩具,已經盡數布置在相應位置。

去歲,錢元瓘入洛陽,李從璟曾帶他觀禁軍較武,彼時,錢元瓘眼見數千勁弩,震撼不已,當日便決定無條件接受朝廷令他發兵西進的要求,由此可見禁軍強弩有多少,是何等威力。而如今,為今日之戰,勁弩皆在城頭!

終於,吳軍軍陣,觸及了床弩標箭線。

房知溫臉上露出一絲獰笑,“床弩,發矢!”

軍使得令,揮動令旗,大喝:“床弩,發矢!”

戰鼓如雷鳴,轟隆隆響起。

城墻上,從東到西,遍是隊正呼喝,“床弩,發矢!”

嘣嘣嘣的弦動聲驟然響起,連綿不絕,數十架床弩一起發動,數十支弩矢飛射而出,沖進吳軍軍陣中!

床弩弩矢,殺傷力非凡,但見弩矢入陣,中矢者無論身著甲胄幾層,皆被通體貫穿!弩矢飛射,遇盾開盾,遇甲破甲,遇人殺人!吳軍將士身後間距小的,被一支弩矢貫穿數人,糖葫蘆一般串在弩矢上,釘入地面,生機斷絕,動彈不得!

唐軍將士絞動繩索,一支支弩矢架上床弩,一輪輪射出。

床弩之矢不可防、不可躲,一入軍陣,鮮有射空的,故而須臾之間,吳軍軍陣就死傷不少,嚎叫不絕。

這還只是一面城墻。

房知溫目光銳利,吳軍軍陣觸及第二條標箭線時,他再度喝令:“伏遠弩,發矢!”

“伏遠弩,發矢!”

“伏遠弩,發矢!”

“伏遠弩,發矢!”

數百架伏遠弩,射出閃電般的利矢,直入吳軍陣中。

弩矢入陣,吳軍皆倒,刹那間,吳軍軍陣中就出現一道明顯矮下去的空白線!

吳軍軍陣,觸及第三條線時,房知溫三度喝令:“角弓弩,發矢!”

“角弓弩,發矢!”

“角弓弩,發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