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學院立志醫天下,繼往開來塑大唐(第2/3頁)

李從璟走後,生拉硬拽著李從璟言談了半晌的楊愨,站在學院門口面色凝重,好半晌想長嘆一口氣,竟是沒有嘆出來。

王不器和戚同文不知何時已經站在楊愨身旁,夕陽西下,朱門前三人的背影很長。

楊愨緩緩開口,“方才太子殿下提到,秦朝有種工藝叫作‘流水線生產’,王兄可知是何物?”

王不器道:“早先也聽殿下提過,只知道這種工藝是將一個物什分為許多組件,先行分開制造,然後組合在一起,能大大提高物什制作的速度。”

楊愨眼神深邃,他面對大街,面對那座寫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門屏,像是看到了歷史,又看到了未來,“殿下說,諸多漢文明之精髓,先賢曾知,而時人不知,此言誠不為虛也!”

頓了頓,楊愨繼續道:“聽聞演武院裏有個去處,名為‘軍備研制院’,造了一種物什叫作‘炸藥’,開山碎石如碎雞蛋?”

王不器面色有些不見深淺,“此事為秘辛,我不好多言,也知曉得不甚清楚,但的確有這個物什。”

楊愨沉默下來,不知在想些甚麽。

戚同文忽然道:“殿下方才說,演武院只是對軍事有益,研究的新東西有限,而學院則是包羅萬象,若有成果,當有益於萬事萬物。這話,究竟是何意思?”

楊愨忽而一笑,“這還不明白?殿下已然說了:繼承、發掘先賢遺留之財富,加以總結歸納,而後推陳出新,就能具備推動歷史進程的力量。別的我不知道,演武院改進鎧甲、弓弩,已然頗有成效,能助大軍征伐,這卻是做不得假的。”

王不器頷首道:“殿下又說:歷史有其本來面目,也有其本來規則,容不得任意塗抹。若要改變歷史,則要先了解歷史,再以精細手腕,醫治其器官,方是全面改良歷史、全面推動歷史之方法,而絕非憑空造些火藥那般簡單。好比醫人,單單強壯其手指亦或其它部位,醫治出來的只能是個怪物,而絕非一個健壯的人。學院的使命,就是全面研究社會,而後一點點推動社會之進步,讓大唐這個巨人更強,健壯的走得更快更遠。”

說完,王不器眉頭緊皺,“說來慚愧,這番話,我也不是很能理解。”

戚同文沉聲道:“此言精髓,大抵在推陳出新四個字——也許,我也未能完全理解殿下的意思。殿下總說,國家強盛的秘訣,不在未來,就在歷史中,就在眼前,就是漢文明……”

他苦笑一聲,“此言真是精深。”

楊愨忽然道:“然則有一事卻是明了的。”

王不器連忙問:“何事?”

楊愨目光明亮,“學院,海納百川,兼有百家百工,朝廷治百家百工,必會引起天下思想之變化。”

戚同文頷首道:“從古至今,治學治國理念,先是周禮王道,再是法家耕戰,後是漢武獨尊儒術,隨後是南北玄學,到了本朝,復歸為以儒學為主——每逢天下大亂,治學治國理念必然變化,而後君臣士子,必然得出新的結果。此番,又會是怎樣的結果?”

楊愨目露深思之色,“太子殿下的意思,好似不是倚重某一家,而是發展百家百工。但觀其言行,好似又不排斥儒家正統,朝廷如今律法嚴明,又頗有些儒法並重的意思……”

王不器目光炯炯,“然則無論是哪一家,都不是歷史上的哪一家,必是經過改變後的新面貌。”頓了頓,他又道:“諸多學說,在漢朝時已有百家合流的跡象,千百年來,百家學問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各自改良了。”

楊愨點頭道:“不錯,歷史在變化,就算只沿用一家學問,也必定會發生相應變化,以適應新的情況的。”

他雖然不知趙宋時儒家演變成了程朱理學,但這番話,卻是深得其意。

王不器看向夕陽下學院前的洛陽,停頓了半晌後道:“太子殿下的心思,我大概知曉一些,他看重經世致用,又注重心性道德,既注重繼承傳統,又注重推陳出新……然則無論如何,朝廷如今興辦學院,並重百家百工,都會引起天下思想的改變。”

楊愨笑容復雜,“誰說不是?別人姑且不說,就是楊某,對朝廷建立學院,不重儒家正統,不顧士農工商之別,不顧先賢教誨,兼顧百家百工的做法,就是有意見的。”

王不器笑道:“你這是小家子氣!”

楊愨冷哼一聲,卻也並沒有反駁。

戚同文忽然又道:“思想的碰撞與改變,必定會影響天下萬事萬物,影響江山社稷與歷史未來!”

楊愨長嘆一聲,“而一切,都是從學院開始的啊!”

王不器點點頭,“未來不可知,但你我皆處在風暴中心,卻是不得不投身這場風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