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俯觀八百裏洞庭,回望三千裏山河(六)(第2/2頁)

高行周率領精騎直接沖過去,沒多遠,果然就見到了原地布陣的吳軍。

那吳軍雖然沒有特意防備,但此時也早一步得了斥候通報,知道有唐軍來襲,其主將遣人往城東報信之後,就在原地列防。他們的主要任務,本是截殺朗州城西出的信使,這下沒曾想忽然有唐軍殺來,雖然驚異,但也渾然不懼。

高行周也不問許多,只管下令部曲縱馬出擊。

這股吳軍訓練有素,雖只有千余人,不慌不亂,臨陣三矢後,持盾舉槍,抵擋唐軍。

然而橫沖軍蓄勢而來,哪裏會讓吳軍討到好,奔馳的戰馬轟隆馳過,殺進吳軍陣中。

兩軍一接戰,戰沒一刻,吳軍將士無不驚駭。

他們入楚以來,屢戰屢勝,常常打得楚軍潰不成軍,難免心生驕傲自滿情緒,以為天下精銳莫能與之相敵,方才立陣而守,也是自信即便不勝,也能擋住唐軍,堅持到援軍到來。

這下交了手,才發現唐軍之驍勇善戰,遠勝過他們遇見的任何一支楚軍。

但是此刻想要退卻卻已來不及。

橫沖軍征戰多年,何其精銳,說是大唐數一數二的軍隊也不為過,哪裏是多年未經大戰磨礪的吳軍能夠比擬?這下殺入吳軍陣中,不到兩刻,就讓吳軍死傷慘重,陣腳不穩。

高從周心頭也有些疑慮,面前的吳軍不過千余人,但戰力卻是不弱,比他先前料想的要強上不少。但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可沒時間去考慮太多,此刻他心頭考量的,唯有盡快殺敗這支吳軍。

不過小半個時辰,橫沖軍就徹底摧毀了這支吳軍的戰力,而這時,吳軍的援軍還沒調度過來,而緊隨橫沖軍三千騎的大軍,已經出現在他們身後。

他們這裏的戰鬥,很快就引得了朗州城的注意。城池上的楚軍將士,見大唐援軍殺到,無不振奮大呼,一時間朗州城頭頗為熱鬧。

高從周殺敗眼前吳軍後,沒有停留,從城南向城東殺去。

在城南並不寬闊的地帶上,橫沖軍遇到了前來支援的吳軍,兩相碰面,同樣沒有多話,立即廝殺在一處。

只不過到了這時,唐軍大隊已經陸續抵達城西,一部部將士,作為後續兵力,壓上戰場。

朗州城中的楚軍,見大唐援軍到了,歡呼之余,很快出城配合作戰。

城頭,楚王馬希聲振奮不已,“不曾想唐軍來的這樣快,有唐軍相助,朗州可守,吳軍可敗,我楚國有望了!”

城南的吳軍在唐軍、楚軍的兩面夾擊下,沒能站穩腳跟,主將見戰事不利,只得向城東退回。

唐軍經由城南,大舉向城東殺去。朗州城的楚軍本也不少,此時得楚王號令,也打開城門向吳軍發動反攻。

受命攻打朗州的吳軍統帥,喚作周本,周瑜後裔,乃是一員智勇雙全的老將,傳聞年少時曾徒手殺虎,從軍後勇冠三軍,早年屢有戰功,淮南聞名,早早就是一鎮節度使,莊宗入洛後,聞其聲威,雖然不能招來效力,也曾封其為西平王。

他在望樓上看見戰局如此變化,特別是看到一望無際的唐軍後,悔得直跺腳,“丞相誤我!”

早先徐知誥傳來軍令,說唐軍大舉向嶽州出動,遂調走了他許多兵力去參戰。周本當然不會懷疑徐知誥的軍令,也就不以為唐軍會到朗州來。若是有心防備唐軍來援朗州,他也不至於只放一千人馬在城西。

眼下唐軍在城西一敗吳軍,在城南二敗吳軍,攻勢大成,反觀吳軍,連日攻城不利,士氣本就不是很高昂,今日見唐軍大舉來襲,排山倒海一樣的黑袍狂潮,也不知有多少兵馬,須臾間就兩敗同袍,自然難免心慌。

城西、城南之敗,雖然折損的兵馬對攻打朗州的吳軍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對局勢的影響卻很巨大。

是日,唐軍與楚軍合力,在朗州城東大戰吳軍。

激戰至日落,大敗吳軍。

吳軍主將周本,自朗州狼狽東撤。

唐軍一路向東追殺,至次日午後方歸。

這一役,吳軍折損將士逾萬。

嶽州。

白日裏,徐知誥親見洞庭湖之役的始末,已是心痛萬分,幾乎口不能言。江陵水師自荊江口西退後,他很快意識到,只怕唐軍主力已經直奔朗州而去。

到得這時,徐知誥雖不知邊鎬到底是已經叛國,還是被人蒙騙,但他很清楚,朗州的局勢必定很危急。

徐知誥一夜未眠,直到次日佛曉,接到了朗州軍報。

拿著軍報,徐知誥怔了良久,臉色陣青陣白,而後就是一陣猛烈咳嗽。

林仁肇連忙送上絲帕,待徐知誥咳嗽完,林仁肇低頭看去,就見那絲帕上滿是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