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昔曾浴血為手足,而今天下皆同袍(三)(第3/3頁)

“啪!”

兩聲響亮的脆響,李從榮、李從厚臉上相繼挨了重重一耳光。

“你倆知道自己在做甚麽嗎?你們要氣死父親不成?!”她滿面怒容,淚水混雜了雨水。

“拜見公主殿下!”

道路上的人,悉數下拜。

此人的到來,讓所有人心頭都松了口氣。方才的場面實在是太過壓抑,殺機猶如實質,與雨水一起落在所有人肩頭,這暗淡的天色幾乎要禁不住崩裂,哪怕只是看李從榮與李從厚的對峙,都讓人嗓子發幹。而兩人對峙的後續發展,又必定影響場中的局勢,到最後到底是多方火拼還是和氣散場,都取決於那兩兄弟的言行,取決於那柄橫刀。

而橫刀總是無情,這讓人實在難以抱有希望。

“姐。”李從榮笑了笑。

“姐姐。”李從厚心頭有些發虛,不敢看來人。

來的是大唐公主,她有一個美好到極致的名字,永寧。

永遠安寧。

青衫是男服,李永寧抽完兩個弟弟的耳光,又檢查了一遍李從榮胸前的傷口,見只是皮肉傷不禁大松一口氣,隨即她滿面怒容伸出兩只手,一手揪住一個弟弟的耳朵,拖著他們就走,“跟我回去,別在這丟人現眼!”

兩兄弟全無反抗之力。

李永寧毫不客氣征用了孔循的馬車,帶著宋王甲士、刑部甲士、刑部官員、刑部犯人、軍情處青衣,悉數從宣武軍身前走過,在雨簾中遠遠離去。

孔循站在道旁,執禮恭送。

好半晌,孔璋忿忿不平道:“這……趙王這就走了?就這樣放他們都走了?”

孔循渾身無力,聞言惱火的甩了孔璋一巴掌,卻因為手掌拍在兜鍪上,被震的生疼,他捂著手,唾罵道:“不然還能如何?你要去截殺兩個皇子、一個公主?你截殺得了嗎?!”胡亂指了指宣武軍,“帶他們滾回去,沒的在這丟人現眼!”

……

最後馬車讓給了受傷的馬元直和其他傷員,這讓眾人受寵若驚,李永寧卻表示不用客氣,她甚至高度評價馬元直,說道:“君乃國士,自當以國士待之。”這讓馬元直又是感動又是激動,一直病怏怏好似堅持不住的身體,竟然重新精神奕奕起來。

趕回洛陽的路上,李從厚一直給李從榮甩冷臉子。看來雖說刺傷李從榮讓他心懷愧疚,但是在國家大事面前,他還是不打算妥協,對李從榮人品已經深為不屑的他,關於先前所謂劃地斷交的言論,也是打算貫徹執行。

李永寧同樣如此,不同於李從厚的冷面相向,她一路上都在教育李從榮。因為本身浸淫詩書史籍的關系,李永寧的說服教育引經據典、入情入理,上至三皇五帝下到朱溫李存勖,都被她用在教育言辭中。

然而李永寧即便是說的口幹舌燥,李從榮也沒甚麽反應,打定了主意以沉默作為反抗的武器,這不僅讓李永寧氣得暴跳如雷,也讓對此有所耳聞目睹的蘇禹珪、張從直和眾甲士,都是十分不忿。

路上倒是再無襲擾,畢竟兩名皇子一名公主的駕,怎麽都不好攔。而蘇禹珪安排對太原犯人的看管,更是精細到滴水不漏,除卻固定的甲士,旁人根本無從靠近他們十步之內。

到了洛陽近郊,則有孟松柏帶領數百甲士迎接,最大限度保證了在洛陽城人多混亂的地方,也不會有甚麽意外。

李永寧已經叫李從榮氣得渾身不舒坦,進城後她沒有放李從榮回府,還是揪著對方進了宮裏,把他帶到李嗣源面前,要李嗣源好生教訓教訓他。

不得不說,這個舉動,真是魯莽到了極處。

但是關心則亂,家中有事,讓家長裁決,總是不能算錯的。

李嗣源看到李永寧的架勢,聽了對方的控訴後,臉上看不出甚麽深淺來。

而後,如李永寧期望的那般,李嗣源狠狠教訓了李從榮一通——主要是教訓對方與孔循勾連,隨後就讓怒氣得到少許平息的李永寧先回去,把李從榮又留了片刻。

這等家事,知曉的人也不多,但風聲還是傳到了有心人耳朵裏,於是他們得知,李嗣源最後罰了李從榮不少錢,並且讓他閉門思過一個月。

這個懲罰,說重也重,說輕也輕,就看從甚麽角度看了。

無論如何,孫芳傳案的相關犯人,都有驚無險到了洛陽,於是以李從璟、李琪、任圜為首的“吏治整頓辦”,對此案進行了深入挖掘與審訊。不久之後,許多官員都被傳訊,其中被下獄的更是不在少數。一時之間,對某些人來說,洛陽可謂風聲鶴唳。

與此同時,有更多官員進出趙王府。

不日,李嗣源傳詔,讓孔循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