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首殤閬州破,初捷劍門裂(一)(第3/4頁)

李紹斌觀對方軍陣出動,未幾,面色輕蔑之色,“李仁矩,真乃狗屁不通之輩。也罷,今日就叫他見識見識,我東川雄師是何等威武!”言罷,傳下軍令,迎擊保寧軍。

兩軍兀一接陣,相持不過一刻,保寧軍前線頗有死傷,陣線受損;兩刻,東川軍急進一二十步,保寧軍漸不能擋,陣線後移。

保寧軍軍陣中,眾將校見東川軍如此悍勇,無不大駭,有人驚道:“東川賊軍怎生如此勇武?!”

又有人憤恨道:“大帥不聽姚將軍之言,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是舍易就難也,我軍多新練之卒,戰力未成,這仗,如何打得下去!”

交戰未及半個時辰,保寧軍將校相顧後退,繼而現出潰逃之象!

至此,李仁矩猶不死心,嚴令各部不得後退,“兩軍交戰,有進無退!令,進者賞,退者斬!”

軍令下達,各部如若未聞,不及多時,東川軍突入保寧軍陣中,聲勢大振,呼喝聲遠傳十裏而不絕,保寧軍陣腳大亂,各部張皇後退。

見此景象,李仁矩再也把持不住,面色一片慘白,兩股戰栗,汗如雨下,終於知曉敗局已定,覆滅在即了。

姚洪奔馳而至,滾落馬鞍,急聲道:“戰事不利,我軍尚可退而守城,當此之際,保存軍力為重!大帥,且先走,末將斷後!”

李仁矩牙齒打顫,再也顧不得報仇,勉強勉勵姚洪一句,轉身就走。

是役,保寧軍不敵東川軍,幸得姚洪率精銳斷後,而保寧軍得歸城中。

……

李紹斌揮師至閬州城下,休整一夜,翌日,猛攻閬州城。

東川軍攻勢甚急,閬州城戰事激烈,李仁矩深居帥府不出,只是焚香禱告。諸將見主帥如此做派,無不失望,大多不肯力戰,唯獨姚洪率部死守城頭,方使得閬州城沒有被東川一攻而下。

入夜,李紹斌召集諸將軍議,眾人皆言閬州不足為懼,唯獨姚洪所部,是塊硬骨頭,甚為難啃,若能招降姚洪,閬州瞬息可克。

李紹斌聞言,撚須而笑,胸有成竹,“本帥已向姚洪遞去勸降書,不出今夜,姚洪必降。”

諸將莫不驚奇,“大帥何以如此有把握?”

李紹斌笑而不言,高深莫測。

有他的心腹將領,醒悟過來,對諸將道:“姚洪者,昔日從馬直老卒也,大帥為從馬直都指揮使,對他多有提拔,其人可謂深受大帥舊恩,加之閬州今已成危城,有大帥勸降書,姚洪豈能不降!”

眾人聞言恍然,免不得對李紹斌一番奉承。

李紹斌哈哈大笑,智珠在握之態顯露無遺。

夜裏,李紹斌做下布置,令東川軍各部做好準備,一旦姚洪開城投降,即刻攻進城中。大勝在即,諸將無不面露喜色、磨手擦掌。李紹斌自居帥帳,運籌帷幄。

子時,閬州城中無動靜。

醜事,閬州城仍無動靜。

寅時,閬州城還無動靜。

有將領坐不住了,來向李紹斌請命,是否更該作戰計劃。

李紹斌決然道:“姚洪必降,爾等稍安勿躁。”

卯時,朗州城一片安寧。

李紹斌終於坐不住,在帳中來回踱步,眉頭緊皺,卻仍是不相信,姚洪竟然不降。

天色漸明。

辰時,有人來報,說看見姚洪,仍舊高居城頭,披掛整齊,一片備戰之態。

李紹斌大怒,拔刀斬斷帥案,罵道:“姚洪小兒,不識好歹,待得城破,本帥要將你碎屍萬段!”遂傳令大舉攻城。

這一日,李仁矩仍舊深居帥府不出,保寧軍諸將遂再無戰心,姚洪獨木難支,閬州搖搖欲墜,雖則如此,姚洪堅守城頭不退,縱使身受多處創傷,猶裹傷而戰,口中高呼“殺賊報國”。其部將士,揀選的都是京畿驍勇,隨其血戰,無有言後退者。

午後,有將領出城而逃,由是,逃者相繼,閬州城被攻破。

姚洪被迫帶所部精銳,轉入巷戰。

李紹斌恨其不肯從他之意投降,舉兵圍攻。姚洪率部與之鏖戰半日,至黃昏,血染長街,積血成流,橫屍塞道,以至於無處下腳。

千余將士,戰至深夜,死傷殆盡,仍舊不肯向東川軍屈服。間或有氣力用盡者,相互攙扶,咬牙奮力,將手中兵刃揮向敵賊,死不旋踵。

長街被東川軍的火把照亮,姚洪並及所部,終於戰至最後一人。姚洪力竭,在屍山血海中,依墻不倒,雖甲胄碎裂,滿身血跡,仍死死盯著步步走來的李紹斌,目欲噴火。

李紹斌走到姚洪身前,同樣狠狠瞪著對方,質問道:“當年在從馬直,本帥多次提拔於你,今日你緣何要負本帥?”

姚洪哈哈大笑,笑聲沙啞,笑罷,怒目而視李紹斌,“狗賊!當日你為李氏之奴,能得一碗殘羹冷炙,猶且感激不盡!今,陛下恩重,以你為節度使,有何處負你,你竟要背君叛國?!狗賊,是你負了陛下,負了大唐,某受你何惠,何處負你!我姚洪雖然無能,不能為大唐除害,卻也是七尺男兒,寧為君王死,不為賊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