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欲往荊南歷波折,從龍老臣今如何(二)(第2/2頁)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有過錯自當彌補。”李從璟道,“安公居高位,而害國家;受重托,而有負天下。我若是安公,必不黯然度日,當奮發而起,為國紓難,以償往日之失。如此,方不負天生大丈夫八尺之軀。”

安重誨本來做好了家破人亡的打算,話聽到後來,卻發現味道變了,等李從璟說完,他震驚的掙開雙目,遲疑不解:“殿下……此言何意?”

李從璟起身,從孟松柏手中拿過一份詔書,徐徐展開,緩緩念道:“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安重誨,先因私廢公,朝廷奪其官職,而今觀其言行,頗有悔過之心,朕念其熟稔政務,特頒此詔,拜安重誨兵部左侍郎,即日上任,不得有誤!”

念罷,李從璟看向發愣的安重誨,“安公,接詔!”

安重誨回過神來,連忙下拜接詔。

手捧詔書,安重誨心中五味雜陳,一時感慨萬千。

原本他早就打算離開洛陽,是李嗣源不許,這才停留。李嗣源既然不許,安重誨便知他還有可能被任用,但他暗暗猜想,哪怕是李嗣源顧念舊情,只怕李從璟也不會同意,要從中作梗。

今日見李從璟到府上來,安重誨心中便知復出無望,尤其是李從璟言辭犀利,安重誨不僅知道復出無望,只怕還會有災難,畢竟得罪了當朝唯一的親王,他如今又失勢,想要有好下場實在不可能。

直到最後,李從璟一席話說完,竟然那般結尾,讓他措手不及,如今詔書捧在手心,他更是不知該作何言。

事實上,被罷官後,安重誨就已無再任朝官之心,只想歸於田園,青山綠水了此殘生。他原本打定主意,就算李嗣源顧念舊情要重新起用他,也要拒絕。

只是沒想到李從璟會來,更沒想到李從璟會有這樣一席話。

是這席話,和手中這份詔書,讓安重誨認識到,他早先錯看了李從璟,也錯看了李嗣源的志向,也的確有負於朝廷,有負於李嗣源。

李從璟對捧著詔書的安重誨道:“父皇乃千古明君,胸懷廣大,而顧念舊情,望安公能體察父皇一片苦心,莫要讓父皇再難過才好。”

說罷,帶人離開安府。

李從璟已經走遠,安重誨還怔怔站在原地,雙目出神,忘了有所動作。

良久,管家上前來叫他,“府君……府君……”

安重誨悵然長嘆,“未知秦王胸懷寬廣至此,未知陛下志向遠大至此,此老夫之過,老夫之過!”

當日,安重誨入宮拜見李嗣源,在禦前痛哭流涕。

此日後,安重誨重回中樞。昔日中門使,風采依舊,再為李嗣源得力臂膀。

此事後被廣為流傳,成為一時美談,史家記載這段史實時,對事件中李嗣源的胸懷寬廣、李從璟的以國為重、安重誨的知恥後勇大加褒獎,甚至稱此事為“中興之兆”。

……

荊南之行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這回去與高季興會晤,李從璟打的旗號仍舊是與其商討忠、萬兩州的治理問題,為免高季興太過緊張,李從璟這回沒有調派百戰軍隨行,只打算帶君子都前去,作為護衛。

從朝堂上回到府中,忙完一日公務,已是明月高懸,雖說明日既要啟程,今日的事務依然繁雜。從書桌後站起身來,李從璟忽然感覺肚子有些餓,便吩咐守在外屋還未歇息的董小宛去準備些吃食來。

董小宛還未出門,任婉如已經帶著惜玉端著一個大盤子走進屋來,盤中有一碗雲母粥與一碟名叫“花截肚”的糕點,量不足以讓人吃飽,但對付半夜的肚餓卻是夠了。

陪著李從璟坐在桌前喝粥,任婉如柔聲問李從璟,“明早便要啟程,今夜要不要去看看政兒?”

李從璟將一塊花截肚扔進嘴裏,讓它去填自己的肚子,口齒略顯不清道:“天色已晚,就不去了,免得驚醒了他,反倒不好。”

任婉如嗯了一聲,纖手玉指為李從璟再撚起一塊糕點。

董小宛雙手撐著下巴坐在一旁看著,這時候說道:“荊南遠得很,這一走想必要去些日子呢,不如帶上奴婢,路上也好照顧殿下。”

李從璟點點頭,董小宛從淇門就跟著自己,自然是再貼心不過,“也好。”

董小宛驚喜的一躍而起,連蹦帶跳出了門,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了。

任婉如看了董小宛背影一眼,對李從璟眨了眨睫毛,“殿下,小宛也不小了,一直帶在身邊,總要給個名分才是。”

李從璟現如今就任婉如一個正妻,再無其他妾室,實在是“專情”的很,然則對於堂堂親王而言,這就顯得有些怪異了,也遠遠算不上好事。

李從璟吃得正起勁,聞言也沒多想,很自然地說道:“那這件事你來操辦吧。”

任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