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數年之功見成效,渤海四戰定大局(十一)(第2/5頁)

耶律敵烈將眾將士反應看在眼裏,很是滿意,心道士氣可用,此戰必勝了。此時天已大亮,耶律敵烈看向使臣的眼神不再急切,恢復了從容,那意思是說,本王雖然先前沒有擊破唐軍,但是唐軍也離敗不遠了。

然而耶律阿保機遣來使臣的一句話,立即讓耶律敵烈如墜冰窖,“皇上有令,耶律敵烈立即撤出通水河谷!”

“什麽?”耶律敵烈差些懷疑自己聽錯了話,“唐軍今日必敗,怎能撤退?”

“大王這是要違背皇上聖諭嗎?”使臣冷冷道,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耶律敵烈,這也難怪,如若不是耶律敵烈在通水河谷久戰不勝,正州局勢何至於如此,耶律阿保機何至於面臨險境?

“一日,本王只要一日!”耶律敵烈仍不甘心,咬牙切齒,“不,半日也可,讓本王再沖一陣,必破唐軍!”

“北院大王,皇上的聖諭是,旨意到,爾部即刻回軍!”使臣沉眉斂目,語氣不容置疑,還帶著濃烈的不滿,“大王可知,李從璟已經率領數萬大軍,繞到了正州,正在猛攻皇帳?大王可知,正州守卒全軍出擊,各部正在拼死鏖戰?大王可知,皇太子、大元帥都已親自上陣,正與敵軍肉搏?!”頓了頓,軍使深吸了口氣,“是眼下戰局重要,還是皇上重要,大王難道還用下臣多言嗎?這樣的事情,是能耽誤片刻的嗎?”

“什……什麽?李從璟繞到了正州?!”耶律敵烈如遭雷擊,整個人僵在那裏,臉色慘白,“這怎麽可能?!”使臣雖然沒有明言,但意思已經很清楚:耶律敵烈在通水河谷的戰鬥,繼續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不僅如此,在李從璟已然出現在正州的情況下,他們先前的戰鬥,也變得沒有意義。

集結待戰的眾將領,聞聽使臣之言,都給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有機靈些的看向耶律敵烈,心裏已是明白,通水河谷久戰不勝,致使大軍分兵,正州軍力被削弱,眼下局勢如此兇險,至少有一半原因是他沒能打通通水河谷,及時回軍正州或是突進西京,經有此敗,只怕耶律敵烈的宦海生涯也走到頭了。

耶律敵烈渾身的力氣瞬間被抽了個幹幹凈凈,冷靜下來之後仿佛刹那間蒼老了十年,再沒有半分精氣神,愣了許久,終是無力的擺了擺手,英雄遲暮一般道:“撤軍吧,回援正州。”

……

“今日是同光四年二月初八,這裏的戰鬥前後已經持續了整整十日。在沒有城池、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八千百戰軍,以實打實的陣戰,將十倍之敵死死拖在通水河谷整整十日。”孟平在隨身攜帶的小冊子上寫下這些文字,那本小冊子已經沾滿鮮血,幾乎不能辨認本來面目,他那支李從璟少年時送給他的鵝毛筆在上面塗塗畫畫,顯得有些艱難。寫到這裏,孟平擡頭左右望了一眼,繼續寫道:“八千將士,傷亡四千有余,其中戰死三成,重傷四成……”

李紹城在孟平身旁吃力的坐下來,每一個舉動仿佛都要牽動身上數不清的傷口,但在坐實的那一瞬,他臉上還是露出輕松之色,瞧了孟平手中的冊子一眼,道:“尋常軍隊傷亡達到三分之一,主將猶能約束部卒不潰散,便是頂好的良將,這一仗打到這個份上,若你我能活下來,也都成名將了。”

孟平收起小冊子,接過李紹城遞來的水囊,仰頭灌了一大口,擦嘴嘿然道:“名將、良將什麽的,我不敢奢望,百戰軍傷亡過半猶能不退,是有你我這些為將者幾分功勞,但更多的,還應歸功於每一個將士的素質,歸功於完整嚴密的將官體系,尤其是中下層隊正、都頭,包括指揮使的凝聚作用。”

李紹城點點頭,難得仰頭感嘆道:“這便是百戰軍,獨一無二的百戰軍!”黎明灑落,他臉上若有一層光輝,又道:“猶記得淇門建營時,軍帥說過:將士百戰方為雄,所以我們叫百戰軍;我們不敢說百戰百勝,但求愈戰愈勇。如今觀之,對此言真意更有體會。”

孟平笑了笑。

這時候李正急急忙忙跑過來,帶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副帥,孟將軍,丁茂將軍怕是快不行了!”

李紹城、孟平愕然驚起,方才戰鬥結束丁茂從戰場上撤下來時,就已可看出他傷勢很重,只不過他還能強顏歡笑,兩人遂沒多在意,不曾想丁茂已經傷重至此。

醫療棚裏,醫官滿臉慚愧立在一旁,丙字營主將史叢達將已經卸去甲胄、一身是血的丁茂抱在身前,對方已經閉上了眼,史叢達虎目噙淚,用因久戰而嘶啞的嗓子嘶吼道:“丁茂你個慫蛋,快給老子醒過來,賊他娘的,戰前你還跟老子打賭,誰斬獲首級多就叫對方給倒夜壺,這戰功還沒統計出來,你就先尥蹶子,你這是怕輸給老子要給老子倒夜壺嗎?!你他娘的血性都哪去了?丁茂,你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