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百戰山河寸寸血,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第2/2頁)

大明安佯作生氣,板起臉道:“這是軍令!”

“……是!”軍士再不敢多言,解下號角交給大明安,滿懷感激行禮,退了下去。

佩好號角,握緊長戟,挺胸而立的大明安,雖受寒風吹佛,此時卻不動如松,連帶心中也安定不少。

雖然,其實他什麽都沒有做。

但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在感到不安的時候,總需要做些事情來安慰自己。現在,對部屬展示了仁慈之心、並且充當哨兵角色的大明安,就是如此。

營中還有一人睡不著,他本來在軍營中信步走動,遠遠看到大明安,就走過來登上角樓,向大明安行禮。

大明安目不斜視,卻露出一絲微笑,“先生也睡不著麽?”

李四平沒有掩蓋心思的打算,實誠道:“前途未蔔,前路不知,如何能夠安睡?”

“船到橋頭自然直,先生何必如此憂慮?”大明安顯得淡然從容,“再者,眼下局勢漸好,各部也在行動,就連李將軍都已親自上陣,先生還有什麽可擔憂的?渤海國的局勢會愈發好轉,先生應該有這個信心。”

李四平本在苦笑,直到聽到最後一句話,這才猛然驚覺,立即收斂神色,肅然道:“是!”

大明安最後一句話,無疑在詰責李四平,不該深夜在軍營中遊蕩,將自己的不安表露給將士看到。作為大明安心腹近臣,若是他都這般焦慮、不安,普通將士見了,定會以為形勢嚴峻,怎會不人心惶惶?

如此看來,大明安此時微笑適然,也不過煞有介事罷了。

大明安沒有追究下去的打算,只不過若有深意道:“比之你我,那幾位先生就顯得氣定神閑得多,連帶帳中燈火都熄了,想必睡得很是安穩。”

李四平順著大明安的眼神看去,自然知道對方指代的是誰。李從璟已領君子都出戰,但是莫離、王樸卻和另外一部幽州軍留了下來,現在,兩人的大帳裏都已沒有燈火。

這份氣度讓李四平很是佩服,他道:“不瞞世子殿下,李將軍此番率軍進入渤海,親與契丹軍鏖戰,很出乎臣之預料。”

雖然大明安與李從璟有結盟之事,但盟約的效用如何,怎麽看待盟約,卻大有文章。換言之,李從璟即便是要一定幫襯大明安,也有很多方法,攻打營州、遼東,甚至出兵契丹國內,都可以,甚至可以派遣部將領軍進入渤海。但李從璟親至,雖然效用最大,但對他而言無疑是最為危險的選擇。所以,即便是李四平,事先也沒想過李從璟真會進入渤海。

“先生是想說,千金之軀不坐垂堂,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大明安看穿了李四平的心思,見李四平點頭,微微一笑,“若是李從璟聽了先生這話,一定會給予四個字的評價。”

“哪四個字?”

“狗屁不通!”

李四平一怔,大明安卻笑意更濃,“古今之立大事者,誰能避之險境?見險則避之人,何異於鼠輩?主帥避險,將士豈會甘願為之賣命?只會棄之而去罷了。當今之世,豪傑無數,哪個不是刀山火海中拼殺出來?這個世道,沒有千金之軀,只有火中取栗!”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頓了頓,大明安又道。

“何為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想知道,李從璟不避艱險,不惜親臨渤海親自征戰,他圖的到底是什麽?”大明安幽幽說道,神色復雜起來。

李四平再次愣住。

的確,李從璟冒這麽大風險,出這麽大氣力,圖什麽?他想要什麽?凡事皆有因由,李從璟出兵渤海,因由自然不會僅僅是與大明安有盟約那麽簡單。這不得不引人深思,因為這裏面有無限可能性,好壞不一,越往深處想,越叫人不安。

李四平想象不到,大明安也想象不到,這讓他們心頭如同蒙上一層陰霾。

末了,大明安笑了笑,將那些雜思拋諸腦後,說道:“無論如何,李從璟親率大軍出戰渤海這件事,出乎所有人意料,他想要憑借一己之力,阻止契丹吞並渤海,此等壯舉,也的確讓人欽佩。”

李四平露出贊同之色,感慨道:“想他人所不敢想,是真壯士;為他人所不能為,是真豪傑;成他人所不能成,乃是真英雄!李從璟,無愧此稱!”

大明安笑意不減,卻道:“真英雄?那得等李從璟真勝了耶律阿保機,才能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