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百戰山河寸寸血,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第2/2頁)

“朕奪遼東、克營州、收平州,偌大中原朝廷,不敢出動一兵一卒!朕起於微末,吞並草原,縱橫萬裏,視當年天可汗之契約如無物,堂堂大唐,不敢說一個不字!便是朕攻占豐、勝之地,奪了唐朝馬場,睥睨長城,也不見李亞子遞出一份戰書!中原生民千千萬萬,中原豪傑燦若星辰,中原權貴數不勝數,可他們卻不敢對朕有半分不滿。他們在做什麽?那些所謂諸侯,自詡為一時人物的所謂豪傑,他們不過是在爭權奪利,你攻我伐,塗炭生靈罷了!面對我大契丹國,對我這個被他們呼之為‘夷’的外族,他們可曾有半分血性?你看那楊吳,據江南富庶之地,擁百萬能戰之兵,威震中國半壁江山,可那又如何?還不是要來對朕百般諂媚,要跟朕眉來眼去,寄希望於朕,來幫他們牽制中原王朝?”耶律阿保機信手一揮,冷哼一聲,“如此英雄,如此豪傑,朕不屑顧之耳!”

韓延徽嘆息,拱手深深一禮,認真地說道:“誠如皇上所言,中原人物雖多,不過自相殘殺罷了,中原地大物博,不過用之於內鬥自耗罷了。而皇上有吞吐天下之志,心系蒼生,臣之所以為皇上之臣,原因就在於此啊!”

耶律阿保機繼續道:“與之相比,李從璟算什麽?區區一介節度使,管轄之境不過邊地八九州,可用兵馬不過三五萬!若說他雄心壯志,渾水摸魚奪了營州、遼東也就罷了,但他有什麽底氣,竟敢離開轄境,僅率三萬之軍,就妄想與朕親率的二十萬大軍正面抗衡?你說說,這李從璟,他在想什麽,他腦子裏裝得是什麽!”

說到最後,耶律阿保機平復下來的心境再度支離破碎,雙眸也通紅起來,這說明這回他是真的在惱怒。

“天下失聲,而我獨鳴;群雄躊躇,而我獨進;諸侯廝鬥於內,而我獨戰於外……”韓延徽沉吟良久,目光有些深沉,緩緩道:“這李從璟,心中似有不平之氣。”

“不平之氣……不平之氣?”耶律阿保機冷笑一聲,“朕不管李從璟心中有什麽平與不平,但他這回硬要找死,朕一定會成全他!”說到這,緩和了語氣,耶律阿保機問韓延徽:“朕已知李從璟為心腹大患,遂親率十萬大軍至此與之戰,不料未有寸功,而北路軍先敗,此為不虞。輕敵之心,不可有之,往下如何,愛卿可有想法?”

與李從璟之前所料不同的是,耶律阿保機並未從一開始就給幽州軍設了局,要在渤海國致他於死地,而是“臨時起意”,這是耶律阿保機對他重視不夠的原因。一個大國帝王,要重視一個節度使,更要將這種重視上升為不死不休的局面,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漫長的過程。

對李從璟而言,這樣的局面無疑好接受一些。但就當下來說,在耶律阿保機已改變策略的情況下,局面上的好受,並不明顯。

說回眼下正事,韓延徽略微思索,道:“為支援、接應北路軍,皇上派遣了先鋒萬騎先行,既然我們得知了北路軍之敗,先鋒萬騎自然也早就知曉……”他的話還未說完,先鋒軍的信使趕至,向耶律阿保機匯報了先鋒軍的行動。

韓延徽聞聽先鋒軍主動出擊,臉色驟變,寒聲道:“先鋒軍驟然出擊,必遭大敗!”

“速傳軍令,讓先鋒軍後撤,不得擅進與敵軍交戰!”耶律阿保機哪能不知先鋒軍輕敵冒進,會造成什麽後果?他剛與韓延徽談論透徹這中間的玄機,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想不到先鋒軍進得這麽快,竟然沒等他軍令!由此可見,契丹軍的驕橫、自大、輕敵,已經嚴重到了什麽程度!

韓延徽搖搖頭,嘆道:“只怕等傳令信使趕上先鋒大軍時,其已與敵軍遭遇,此時令其後撤,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