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既下雁南復營州,馬蹄不停向渤海(一)(第2/2頁)

“要說君子都這回也是憋了口狠氣,前些時候與契丹在營外陣戰時,君子都未能擊破契丹馬軍軍陣,迫使大軍陣戰無法取勝,不得不退回營中固守……聽說郭將軍還被軍帥狠罵了一頓?”

孟平淡淡一笑,道:“你當真以為那日君子都未擊破契丹馬軍,是君子都不能?”

“難道不是?”楊重霸怔了怔。

“當然不是。”孟平道,“君子都非不能破陣,實軍帥不允也。若非戰事前期一步步示弱,怎能讓耶律欲隱以為敗我軍並不難?若非如此,耶律欲隱又怎能被我等死死拖住,若不是契丹軍連日攻營消耗了大量軍力,士卒疲憊,盧龍軍又如何有機會奔襲百裏,出其不意殺出,從而一舉擊潰契丹軍?從孤懸境外,從陣戰到守營,再到被契丹軍數次攻破營門,我軍看似一步步陷入絕境,實則這一切,都不過是軍帥和莫先生的算計罷了。兵法虛虛實實,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這才是克敵制勝之道啊!”

君子都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屢經戰事,又兼主將智勇兼備,能不能破數倍於己的契丹軍兩說,但絕不至於真如前日那般,被壓制得死死的,只能狼狽退回。

楊重霸被孟平口中的真相震驚,更驚訝於李從璟和莫離的老謀深算,又念及百戰軍不僅軍強,而且逢戰必以計先,沉默良久,只能感嘆道:“軍帥真乃神人!”

孟平微微一笑,語氣輕松了些,“這邊的戰事結束了,接下來大軍會開赴下一處戰場。此番出征,使命遠未完成,機會還多得是。”拍拍楊重霸的肩膀,站起身,勉勵道:“往後好生殺敵,戰後我會推舉你進演武院,等你從演武院肄業,你也有望如軍帥和莫先生一樣,能戰能謀,或可常勝於沙場。”

聽到演武院這三個字,楊重霸精神一振,酒也顧不上喝了,激動的起身行禮,“多謝將軍!”

在這一刻,孟平不僅是他的主將,帶領他殺敵建功,也是他的伯樂,能讓他前途光明。孟平背對朝陽走開,晨陽為他的甲胄鍍上一層金邊,在楊重霸眼中顯得愈發耀眼。主將每個士卒皆有,伯樂卻只有極少的幸運兒能遇到,底層的人要往上爬,貴人必不可少。被看重的楊重霸悄悄握起拳頭,下定決心,日後定要好生跟隨孟平,沙場建功。

一隊衣甲亮眼的騎兵擁簇著一人從遠處奔來,在十幾步之外緩下速度,當先一騎明光鎧熠熠生輝,黑色披風飄揚如帶,面容沉靜而冷峻,看到被楊重霸目送的孟平,他勒住馬韁,輕描淡寫道:“孟平,過來。”

孟平立即應聲,迅速小跑過去,在那人馬前肅然行禮,仰視對方恭敬道:“軍帥有何吩咐?”

雙方說了什麽,楊重霸隔得遠,聽不清楚,他只能看到孟平在得到指示後,隨即跨上戰馬,由步卒變成騎兵,跟著對方的騎隊,奔馳而去。

騎兵從前方奔行而過的時候,楊重霸跟著轉身,一直看著他們遠去。他眼神復雜,充滿敬畏,因為他知道,對他主將喝令的那人,正是他們的軍帥。

那個主宰這片戰場,主宰他們這些唐軍將士命運,也主宰敵軍戰士命運的人。

所謂窮寇莫追,也得分情況,這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真理,凡一切定論,都有它成立的條件。真理有時候像是美食,人人趨之若鶩,有時候卻像拉出來的屎,一文不值。百戰、盧龍兩軍在擊敗耶律欲隱之後,依照李從璟的命令,盡起三軍騎兵,四下追殺。

趁他病要他命,這是李從璟對此戰的定義。幽州軍要進援渤海,必須得拔出耶律欲隱這顆釘子,擊敗雁南、營州契丹軍遠遠不夠,且不說盡滅這五萬蠻子,至少要讓他們徹底喪失戰力,再不能阻攔幽州軍北上步伐。

除卻精騎追擊契丹軍外,李從璟下令步軍收拾戰場,死者就地掩埋,傷者送回薊州。

耶律欲隱好不容易逃脫唐軍追殺時,身邊已只區區數十騎,他軍中的大將幕僚,大都在被唐軍追殺途中失散。耶律欲隱知道,在這種時候失散,意味著什麽。雁南已失,耶律欲隱只能退守營州。

“雁南被破,雖是莫大損失,但只要守住營州,李從璟依舊不能北上。忽赤也速兒,你善守城池,城中尚有數千兵馬,我等固守不出,諒他李從璟也不能奈我何,只要拖住李從璟到明年,待皇上破了渤海國,大軍回援,我等必然有機會滅了李從璟這廝!”

路上,耶律欲隱如此對忽赤也速兒道。

等耶律欲隱好不容易看到營州城墻,讓他始料不及的是,他也看到了圍城的唐軍。

一頭從馬上栽倒下來,耶律欲隱幾欲氣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