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不熄烽火八百裏,水窮處自有雲起(八)(第2/2頁)

諸將接令,士氣高昂。

忽赤也速兒遲疑著道:“大帥,唐軍雖可敗,然其若臨死反撲,戰力亦不可小覷……”

耶律欲隱聞言不僅沒有擔憂之色,反而哈哈大笑,笑罷,睥睨忽赤也速兒一眼,“要瓦解唐軍鬥志,何其易也!且看本帥略施手段,定叫唐軍自亂陣腳!”

翌日天色方明,李從璟得報,契丹軍盡數出動,三面圍營之軍皆大肆列陣,如同黑雲壓城,似欲決戰。李從璟和莫離等人登上前營角樓,查看營前形勢。

排山倒海一般的契丹軍陣,一望無際,排列在大地上,如同滔滔洪水。其間馬蹄滾滾,煙塵不絕,呼喝聲一波波傳來,清晰可聞,讓人心顫。

莫離搖著折扇,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微笑道:“耶律欲隱這是準備集合軍力,與我等一決雌雄了?”

“戰爭總要有個結果,戰鬥最終也要分出勝負。於耶律欲隱而言,他手握五萬大軍,自然是無法容忍這場戰爭經久不決的。況且,他身後,耶律阿保機盡起契丹大軍,攻打渤海,他可是沒有援軍的,而我們則不同,背靠幽州,必要時候,邊軍皆可調動,他也不能一直等。”王樸接話道,手枕在腦後,舉止隨意,沒一點兒嚴肅模樣,“這些時日,耶律欲隱機關算計,也無法攻破我營,這回要與我等正面決戰,也不知是否還有其他陰謀。”

說話間,契丹軍陣中奔出一股股騎兵,到了百戰軍營前,往營中射了幾波箭。箭頭上帶有信件,散入營中,立即被百戰軍將士撿到許多,各自好奇拆開看的時候,也有人將其送至李從璟等人面前。

“戰前射信,可不是什麽好事!”李紹城皺眉,心中頓起警覺。

李紹城直覺沒錯,這些信,都是耶律欲隱用漢字寫的勸降信。內容無非唐軍已陷入絕境,再戰無益,只有一死,而契丹軍勝券在握,今日即將決戰,奉勸唐軍將士認清形勢,投降契丹。若能取得李從璟人頭,自然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不提。

在李從璟看來,這種事很平常,他在後世見過不少,但平常並不代表沒用,相反,用的人越多,說明它有存在的道理。這樣的信要起作用,關鍵在用在什麽場合,畢竟軍中普通將士是不知道形勢和大局的,也不知道將帥謀劃,只知道眼前戰事。

總而言之,若是處理不好,這些信件少說也是很影響士氣的。

看了這些信,在場不乏有人色變,眾人齊齊看向李從璟。

李從璟隨手將信扔掉,也不擔心其他將士撿了去看,望著營外契丹大軍,不無嘲諷地笑道:“連勸降這種把戲都用了出來,可見耶律欲隱已是黔驢技窮,契丹軍離兵敗不遠了!”

他這話,隨即傳入軍中,被全軍將士得知。

是日,契丹軍總攻百戰軍營地。

激烈交戰,一日不休。

至日暮前,契丹軍屢次突入營中,卻都被百戰軍趕了出去。

及至日暮,終於有契丹軍大舉攻入營中,站穩腳跟,兩軍隨即在營中展開混戰。

入夜,戰事未歇,契丹軍入營者,已多不可數。

耶律欲隱親臨前線,嚴令契丹軍今夜務必破營!

子時,百戰軍幾乎丟了半個營地。

子時剛過,漆黑如墨的夜色中,忽然燃起一片星星火海,向營外的契丹軍席卷過去。

這是盧龍軍奉李從璟之令,奔赴戰場,直取契丹中軍!

與此同時,營中百戰軍,發起反攻。

半只腳在百戰軍營中,半只腳在外的契丹軍,不料有此大變,頓時慌亂不已。耶律欲隱連忙調兵遣將,意圖阻擊盧龍軍,穩住陣腳。

激戰數個時辰,契丹軍大潰。

百戰軍匯合盧龍軍,兩軍合力,戰至破曉時分,大破契丹四萬大軍。

旭日從地平線上升起,霞光驅散黑暗之際,百戰軍營地外,可見屍橫遍野,血流漂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