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新弩有成三百步,求戰需得有力為(下)(第2/2頁)

重新走進大帳,帳中已經被收拾幹凈,新的案桌和小幾重新擺放在原位,一切都是未經破壞的模樣。

耶律欲隱叫來他的親信大將們,對他們說道:“薊州的馬懷遠瘋了,他竟敢率領千騎來偷襲我大契丹的精銳遊騎,還給我們帶來如此嚴重的傷亡,簡直應該被千刀萬剮。只不過李從璟此舉,看似是惱羞成怒的報復之舉,是為奪回薊州北境的控制權,但其深意如何,卻不能不認真考量。這廝是個心眼極多且極度殘暴的狼崽,不能不重視。如今我在薊州安插的人手皆沒了動靜、回應,可想而知也遭受了一些麻煩,李從璟這回是有備而來,諸位姑且說說,李從璟意欲如何,我等又該如何應對?”

帳中當即有人說道:“李從璟狼子野心,馬懷遠不知天高地厚,唐軍殺我遊騎,奪我邊境,不能不給予報復。末將建議,應該雷霆出兵,將馬懷遠這千騎屠了,不如此不足以消減我等心頭之恨,不如此不足以安慰我軍將士之心!”

“放你娘的屁!”積極請戰的態度,並沒有讓這個將領得到耶律欲隱的贊賞,反而引來他的怒罵,“你那顆腦袋就是根臭木頭,沾上了母羊的屎!你也不想想,李從璟派遣馬懷遠出擊的目的尚不明確,後手也不明確,他此舉是不是引蛇出洞,後面埋伏有重兵,也不明確,貿然出戰,你是長了幾顆腦袋?”

那人遭了罵,唯唯諾諾,不敢多言,低頭退下。

耶律欲隱這一罵,讓其他將領也不敢再輕易說話了。

見諸將無言,耶律欲隱又是一陣火大,“你們都是木頭,都是飯桶嗎?臨戰之際,只言片語都沒有,連一個應敵之策都拿不出來,爾等是想被李從璟打上門來,坐看大軍敗亡嗎?便因為爾等不是主帥,爾等便自認可以不為大軍謀劃?爾等心中還有無我這個主帥,還有無數萬勇士的生命,心中還有無皇上的聖命?”

積極求戰不行,消極不言也不行,諸將額頭冷汗直冒,更加不知道該如何了。

不過耶律欲隱作為契丹軍此次應對李從璟的主帥,本身才幹不俗,他原本也就沒指望眼前這些榆木腦袋能拿出什麽有用之策,在發泄過情緒之後,他早已有了對敵之策,此時冷聲說道:“李從璟既然遣馬懷遠北上出戰,首先必須要弄清他的戰略意圖,而遊騎遭受重創,這個虧不能不理。耶律格孟,你帶領三千精騎,去會一會馬懷遠。記住,務求一擊打痛馬懷遠,讓他為先前的愚蠢行為付出代價,也要引出他背後,李從璟布置的後手!”

李從璟和耶律欲隱在拼命揣摩對方心思,以求以最穩妥最有效的方式排兵布陣,以求得接下來交戰的勝利,那是他們作為戰爭金字塔頂尖的存在,應該做的事。而在金字塔的中間,身處馬懷遠這個位置的人,他能了解一些戰局,但卻無法了解全局,而對於他來說,全局或許沒有那麽重要,因為他只需要做好手中的事、眼前的事,去將他能掌握的那個部分做好,就可以了。

在率領千騎薊州軍,將薊州北境的契丹遊騎捕殺、驅逐之後,馬懷遠散出去的遊騎,已能看到雁南契丹大軍的前鋒,這意味著兩者之間的距離,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遙遠。在這個距離上,兩軍隨時有可能交戰,激戰隨時有可能爆發,一個不慎,都會是勝負易手。

在倒水溝下,背山紮營的馬懷遠,很快接到遊騎回報,契丹出動先鋒精騎約莫三千,火速南下,向他們所在的位置撲過來。

經過前兩日的長途奔襲,又在邊境各個位置馬不停蹄獵殺契丹遊騎,雖然每每是以絕對優勢兵力對敵,但激烈而緊湊的戰事和奔走,還是讓薊州精騎不免疲乏。這也是馬懷遠在倒水溝紮營、稍作休息的緣由。

接到契丹軍出擊的消息時,薊州精騎精力已經恢復的差不多,已能再戰。但馬懷遠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在契丹先鋒精騎還未到達危險距離的時候,就違背常理的下令全軍後撤。

之所以說違背常理,是因為他這一撤,好不容易重新掌控的北境各軍堡,又會完全暴露在契丹兵鋒之下,他們連日來收復的土地,包括對邊境的掌控權,又會重新落入契丹軍手中。

但這是李從璟的命令,馬懷遠無從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