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同光二年將去盡,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第3/3頁)

“是,的確是‘安邊策’!”王樸戀戀不舍望著被李從璟搶過去的冊子,眼中的憂傷如同眼睜睜看著自家小媳婦兒被人擄去,格外楚楚可憐。

李從璟沒心思理會王樸此時神情,迫不及待打開書冊,細細看起來。

在這份書冊中,王樸以他敏銳而細膩的眼光,對李從璟現下對幽州各項軍政大事在各地施展的具體情況,做了入木三分的分析,同時也對幽州那些沒有經過李從璟改變的軍政之事,是怎樣一種面貌,進行到了一針見血的慨述,在最後,王樸以他非凡的見識,直達根本的見解,為李從璟往下如何改善幽州軍政,獻上了計策,也即所謂的“安邊十策”。

無論是王樸對當下幽州軍政情況的見解,還是他獻出的計策,都可謂是深刻而獨到,前者深入源頭,後者對症下藥。若是依照王樸所獻之策,李從璟一一改善的話,用不了多少時間,必能讓幽州軍政的面貌,再有一個飛躍性的改進。

正如王樸在書冊結尾所說:“君主賢能,施仁政於民,則民眾歸附,君主以德予民,則民以性命報之。仁政、恩德之行,重在官吏,治民首在治吏,古今凡出明政之世,無不吏治清明,故而‘十策’之首,在於整頓吏治,‘十策’之核心,在加強軍力,‘十策’之歸宿,在於萬民歸心。萬民歸心,則能使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而其國,雖虎狼環飼,不能壞之。治國如此,治理一地亦是如此。”

李從璟將書冊合上,站直身子,整了整衣襟,向王樸深深一禮,“先生大才,幽州必賴先生以強。今我欲拜先生為長史,先生可願?”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王樸也不矯情,規矩回禮,而後又露出一個欠揍的笑容,“若是能加肉加酒,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