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十六)(第2/3頁)

這名唐騎不是他人,乃是林英。他或許不認得耶律敵刺,但這話說出來,就不免誅心。耶律敵刺當即大怒,“豎子,安敢搬弄是非,挑撥我軍將帥關系!左右,將此心懷叵測之徒,拿下砍了!”

林英冷笑不言,眼神睥睨,絲毫不懼。

耶律倍擺擺手,“元帥不必如此。”看了林英一眼,“告訴李從璟,寡人願與他一晤。”定下了此事,復對還有話想說的耶律敵刺道:“李從璟固然勇武,然寡人亦非常人,元帥不必擔憂。”又道:“李從璟以區區千騎,尚敢正對我五萬大軍,攔我去路,寡人有數萬勇士,若是拒絕與之會面,未免太過膽小,讓將士寒心,傳出去亦讓人笑話!”

耶律敵刺見耶律倍決心已定,不復再勸。

原野風大,臨近初冬時節,北風夾帶些許寒意,吹動滿地枯草。片刻之後,李從璟和耶律倍都只帶兩騎,在場中央,各離後方大軍幾裏碰面。

清風拂面,李從璟與耶律倍相距不過五步,笑言道:“比之上回臨別時,太子殿下愈發兵強馬壯,人也精神不少,想來黃頭、臭泊兩部,已盡入太子之手,先行賀過!”

李從璟的話半真半假,耶律倍也不多作計較,同樣微笑道:“然比之當日,李將軍的兵馬似乎更少了些!”當日君子都“夜襲”耶律倍,接應李從璟南撤時,有兩千之眾,如今跟在李從璟身邊的將士,只其半數,耶律倍因是如此打趣李從璟。

李從璟哈哈一笑,“當日以兩千之眾,得以從殿下三萬大軍手中走脫,今日以半數將士,而令太子五萬大軍止步不前,璟雖部眾不多,然未曾以此為恥也!”

這話很不客氣,有嘲笑耶律倍人多也無用的意思。耶律倍冷哼一聲,手一揮,“無論前次,還是今番,若是寡人有意,李將軍當真以為,你能走得脫嗎?”

李從璟雙眸微微眯起,寸步不讓,“殿下若是有興致,不妨一試,璟願相陪!”

話至於此,兩人皆凝視對方,目露鋒芒,前一瞬初碰面的融洽,刹那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兩人身後的衛士,莫不神色緊張,手緊握刀柄,以備隨時動手。

李從璟和耶律倍看似在閑扯,逞意氣之爭,實則不然。耶律倍身為契丹太子,有其家國立場,此時李從璟近在眼前,若能擒之亦或除之,自然為契丹去一大害,有此大功,於他並非無利。李從璟的話,則明確告訴耶律倍,想要拿我,但可來試一試,究竟鹿死誰手,眼下還尚未可知。你最好還是權衡一二,是要拿我,還是選擇繼續與我“合作”。

“哥……哥哥!”

在李從璟和耶律倍眼神交鋒時,一聲輕喚忽地響起,打破了眼下的沉悶氣氛。

出聲的是李從璟身後的隨行“親衛”之一,耶律倍聞聲轉頭一看,臉上立即出現出震驚、喜悅、訝然、深情交雜在一起的復雜神色,“敏兒?”

耶律敏一身唐騎裝扮,厚實的甲胄將她的嬌軀包裹得分外嚴密,尋常一眼萬難認出。耶律倍與李從璟碰面,注意力都集中在對方身上,一開口便開始言語交鋒,互相試探,竟是沒有立即注意到耶律敏在側。

耶律敏嬌軀一動,就想跳下馬背,但她方流露這種意思,便被李從璟摁住了馬鞍上的手。李從璟搖搖頭,“不可下馬。”

倒不是李從璟不近人情,而是耶律敵刺在遠處虎視眈眈,動作若是太明顯,被對方懷疑未免不妙。

耶律敏雖然刁蠻,平常風風火火如同瘋子一般,有些公主病,但畢竟年少,不過十七八的年華,又方經歷背井離鄉之事,旬月來跟隨李從璟輾轉各地,可謂苦矣。今見至親,何其意切,卻不能下馬,豆大的淚珠頓時斷線一般,從眼眶裏往下掉。

此情也叫耶律倍動容。因耶律阿保機近年來愈發重用、提拔耶律德光,耶律倍的處境並不好,兄弟之爭愈烈,而血肉之情愈淡,在耶律阿保機和述律平那裏,耶律倍早已感受不到絲毫親情,唯有冷冰冰的權勢之爭。但唯獨耶律敏,能喚起他心中尚存的一絲溫情。之前因忌憚耶律阿保機,在耶律敏和親一事上,耶律倍沒有什麽作為,常常懊悔、自責,愧疚之下,這就讓他對耶律敏愈發憐愛。

“敏兒,這些時日以來,過得尚好麽?”耶律倍嘶啞著嗓音問。

“尚好……”耶律敏抹著眼淚,抽泣不停,肩膀一抖一抖,“哥哥呢?征戰辛苦,我今已知,戰場兇險,無法預料,你需得多注意自身才是……”再說不下去,啜泣不止。

眼前這一幕,讓李從璟心頭微動。

他不由得想起任婉如、桃夭夭、董小宛等人。

任氏和董小宛身在幽州,只要李從璟此戰順利,待歸去幽州之後,自然能與她們團聚。然則桃夭夭卻遠行異國他鄉,陪同莫離、大明安行謀國之舉,可謂兇險萬分,讓李從璟在掛念的同時,不免多了幾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