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十一)(第2/2頁)

訓斥完駿馬,吃餅男子似乎覺得還不盡興,在石坎上站起來,拿剩下的半張餅,指著李榮等人,大聲道:“你們走得太慢了,照你們這速度,走到營州城,戰事都結束了,那還有什麽搞頭?告訴你們,二爺很不滿意!”說完,用牙齒撕扯下一塊餅肉,卷進嘴裏,大口咀嚼起來。

黃宗等人不明所以,怔怔望著那位吃餅男子。許伯先問黃宗,“老黃,是這人腦子不正常,還是我們有病?”

黃宗瞥了他一眼,懶得說話。

李榮笑著上前,向吃餅男子抱拳,“趙統領,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無恙,怎能無恙?二爺有恙得很!”趙象爻跳下石坎,走到李榮身前,打量了黃宗、許伯先、陸君嚴這幾位“同道”幾眼,撇撇嘴,“李兄,你這次帶回來的人不如何嘛,趕二爺當年差遠了!”

陸君嚴等人臉一黑,李榮清楚趙象爻脾性,不欲其與黃宗等人多言,直接進入正題,“趙統領在附近多時,可曾有什麽收獲?”

“那是當然!二爺出馬,何時差過?”趙象爻只差沒拍胸膛,“經多日偵探,契丹糧道所在,已被二爺我鎖定在三條路線上,只待你帶人到此,便可徹底查清契丹糧道具體所在!”說著,一揮手。

一位青袍男子,不知何時已出現在趙象爻之前坐著的石坎上,此時跳下來,掏出一卷錦帛,交到趙象爻手上。

趙象爻打開錦帛,展於眾人眼前,立即讓眾人一驚。

這是一幅簡易地圖。

地圖上有三條紅線。

……

片刻之後,趙象爻收起地圖,悠然開口,對李榮道:“吳長劍那廝隨大當家去了渤海國,第五那小丫頭呆在軍帥身邊,現如今營州城外的主事就你我二人。臨行前,軍帥已向我言明,此番後續之事,但聽李兄安排。不過,現如今路有三條,你我卻只兩人,如何分工,在最短時間內探清這三條路線虛實,卻是需得仔細考量一番了!”

李榮不動聲色,反問道:“依趙統領的意思?”

趙象爻和李榮同為軍情處三大統領之一,如今軍情處統率桃夭夭護衛莫離前往渤海國,唐境裏的軍情處事務,一向是第五在居中調理,算是暫時接替了桃夭夭的職務。然而身為軍情處統領,李榮和趙象爻都知,第五尚且年幼,雖久為桃夭夭副手,能處理軍情處日常文牘,卻無法調度、指揮整個軍情處,如今真正對軍情處事務提綱挈領的,實際上是李從璟本人。這也是第五近來一直在李從璟身邊的原因。

除開第五姑娘,和跟隨在桃夭夭身旁的吳長劍,如今軍情處中趙象爻和李榮地位最高。李榮資格老,能力出眾,早在軍情處創建時,就是三統領之一,趙象爻無法與之比肩,這也是李從璟讓趙象爻聽令於他的原因。

但李榮卻知曉,以李從璟和桃夭夭人盡皆知的曖昧關系,加之趙象爻和桃夭夭的淵源,他是無法將趙象爻當作尋常後進來看待的,所以此時他並未乾坤獨斷,而是詢問趙象爻的意思。

李榮既然問起,趙象爻當仁不讓,道:“依我之見,李兄與我各領一部人馬去探尋一條路,至於第三條……”他看向黃宗,“不如就請黃兄統帶如何?”

從大小來說,百戰軍強,“義軍”勢弱,從關系上來看,百戰軍是主,“義軍”是客,“義軍”前來助戰,只能依附百戰軍行動。趙象爻提議讓黃宗獨領一路,無疑是對他的“重用”和信任。

黃宗先是一愣,隨即喜而抱拳,“將軍有令,不敢不從,唯恐不能勝任!”

李榮了解趙象爻,知道他雖平日行事放蕩不羈,就像方才,見面就說黃宗等人不如他當年,但在正事面前,他亦嚴肅中正不輸任何人。聽了趙象爻的建議,李榮笑而稱善。

……

在距離營州城不到千裏之地的西方,一支鐵甲精騎正在茫茫草原上急速行軍。這支大軍人數眾多,少說也有兩三萬人,尤為可怖之處在於,其中盡皆騎兵,人各雙馬。

此時天色已近日暮,落日如金盤,在遙遠的地方和地平線親吻,天邊半紅半黑,如煙如霧。

大軍前部,一位契丹將領奔向一位年輕人身邊,對他道:“太子殿下,天色已晚,大軍是否紮營?”

在任何一個國度,能被稱之為太子的都只有一人,契丹亦如是。年輕卻不稚嫩的太子看向東邊,馬不停蹄,淡漠道:“營州戰事吃緊,耶律敵刺元帥久攻不下,父皇已經震怒,我等當晝夜兼行,力求早日抵達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