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十)(第2/3頁)

營州被契丹大軍圍得水泄不通,黃宗自然無法與李從璟取得聯系。

許伯先見黃宗不說話,忍不住道:“該不會出了什麽岔子吧?”回頭望了一眼,壓低聲音,“老黃啊,你可不能坑我們!”

黃宗知道許伯先在看李榮,實話說,他也想看李榮。派去營州城的遊騎沒有音訊,必是出了意外,這是顯而易見的。既然遊騎不能歸,那麽營州城形勢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黃宗也很擔心很著急,所以他希望李榮能給他一句準話。

但是很可惜,一連多日,李榮雖然臉色如常,但卻什麽都沒跟他說。

黃宗甚至想過,此行會不會真是往坑裏跳?

既然出山,必然出戰,黃宗不憂心這個,他憂心的是,身後的八百弟兄不明不白的折損了去。畢竟是他遊說眾位當家出山的,他有責任在肩。

遊騎不歸,李從璟也沒有派人前來接應,黃宗不是傻子,之所以還沒打退堂鼓,不過是憑一口氣撐著罷了。但這口氣什麽時候泄掉,他拿不準。而且,就算他能堅持希望,身後那些都未曾見過李從璟的八百人,能不能繼續北行?

“李大將軍啊李大將軍,你可不能坑我!”黃宗無數次在心中默默呐喊,而每當許伯先提起這茬時,他心裏就要更煎熬幾分。

“大當家,前面有人!”

在黃宗憂慮、許伯先追問之時,他兩人身後的心腹親信,忽然指著前方驚訝的叫出聲來。在他倆聞聲向前張望之前,陸君嚴已經擡起頭,目光犀利的望向前方。

距離眾人約莫一兩裏之外一座山頭的大石上,突兀出現一個人影,因隔得較遠,眾人看不清那人面貌。那人立於高處,眾人要發現他本來很難,之所以能一眼看到,是因此人正在揮舞手中一面怪異的綠布。

黃宗等人皆不知對方是何人,揮動綠布的用意又何在,荒野上憑空出現人影已是怪事,對方舉事又如此怪誕,難免叫人心悸,陡升疑竇。許伯先、陸君嚴等人立即戒備起來,然不等他們下令部眾停止前行,李榮忽然從隊列中策馬奔出,隨行他身後的兩人,在奔馳間伸手入懷,掏出兩塊黃布。

李榮三人在隊伍前方空地上停下,在黃宗等人詫異的眼神中,對著山頭那個人影,也揮動其手中布匹來。揮舞間,動作似乎有些規律,又似隨行為之,讓人摸不著頭腦。

片刻之後,不等李榮歸隊,前方道路上出現一騎,向李榮快速馳來,在李榮面前五步之外停下。馬上騎士翻身下馬,向李榮抱拳,李榮亦回禮。

這位騎士,著青袍。

黃宗等人自然不知,在他們看來只是尋常之物的那幾塊布匹,實際上是專門用於聯絡的旗幟。李榮和對方方才揮舞布匹的動作,也非隨意為之,而是在打旗語。

少頃,和迎面而來之人交談過後,李榮返身回到隊列前,對黃宗、許伯先、陸君嚴等人道:“營州大戰,三萬契丹大軍來攻,軍帥與之鏖戰已經月余,現戰事仍在進行。”

許伯先“啊”了一聲,黃宗面色凝重,陸君嚴沉默片刻之後問道:“可否告知戰事進展?”

李榮無意隱瞞實情,道:“契丹蠻賊在耶律敵刺率領下,所部近三萬人輪番上陣,對營州城晝夜猛攻。逾月以來,耶律敵刺九設攻城之機變,而軍帥九拒之,至最後,耶律敵刺黔驢技窮,契丹蠻賊始終無法踏上城頭半步,營州一直穩如泰山!”

三人聞言皆露喜色,略有振奮,許伯先追問道:“如此說來,是李大將軍大勝了?”

許伯先滿含希翼,李榮的回答卻未如他所望,“我軍兵力處在劣勢,敵軍幾近三倍於我,軍帥和眾將士與契丹激戰月余,雖屢破契丹攻勢,然要反攻契丹蠻賊,一舉破敵,目前卻還無法為之。總而言之,眼下戰事已陷入膠著,雙方一時誰也不能奈何誰。”

許伯先大失所望。

李榮瞧見許伯先神色,佛然不悅,冷道:“若軍帥已經破敵,契丹蠻賊為我所敗,營州戰事結束,還要我等趕來作甚?諸位壯士北上營州,原本就為助戰而來,現下戰事膠著,敵我力量平衡,便是孰得援軍孰勝,今我等馳援營州,正好攻破契丹蠻賊!諸位,難道沒有擊賊建功之心?”

許伯先雖為馬幫大當家,權勢重於一時一地,但在幽雲駐軍面前,卻不敢有絲毫放肆,被李榮呵斥,他也只是苦著臉道:“契丹蠻賊三萬,而我等不過區區八百人,便是援助營州,所能起到的作用怕是也極小,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啊!”

見許伯先如此不知奮進,處處瞻前顧後,怕這怕那,黃宗面現慍色,很是不滿。陸君嚴依舊微微低著頭,沒有言語。

李榮看著許伯先,認真道:“沙場征戰,非是人多便能勝,人少便不能勝,自古皆然。兩軍對壘,是技術活、精細活,差之毫厘失之千裏。蝴蝶效應你懂麽?只要你稍稍使點勁,就能起到你無法想象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