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六)(第2/2頁)

李從璟披甲帶刀,在城頭來回巡視,指揮唐軍迎敵。

城外契丹軍士密密麻麻,猶如螞蟻一般,擡著雲梯等物,從廣闊的地平線上湧向城墻,場面壯觀而震撼,喊殺聲震耳欲聾。

然則李從璟既然能經營白狼水防線,城防就更會做大量布置,護城河被加寬、加深了些不說,在護城河內側,壘砌起大片羊墻,地面上也灑滿了鐵蒺藜,豎起了不少尖木樁。契丹軍要想攻城,在接城前,首先花費大量精力去填溝,清除木樁、鐵蒺藜,這時候城墻上的唐軍自然不會閑著,會用弓箭、床弩好生招待他們。

因戰前李從璟就已將營州附近百姓盡數遷入城中,城外已杳無人煙,契丹軍攻城時,無法驅趕百姓來填溝、清除障礙,就得派遣正規軍來做這些工作,消耗的都是真實戰力。與中原軍隊相比,草原軍隊攻城本事本就弱些,李從璟又精心布置,雖人少,契丹軍想要攻上城頭,卻也非是一件易事。

李從璟甚至有閑心在城樓召集幾位將領,吃了一頓大餐。

從城墻、城外望去,城樓中燈火通明,置身其中的數人影影綽綽,開懷大吃的動作很明顯,不時傳出幾聲大笑,竟是分外愜意。城頭的唐軍軍士看了,見自家主帥和將軍們如此不將契丹蠻賊放在心上,雖之前因為敵我懸殊、契丹攻勢兇猛而心存憂慮,此時也是信心倍增,心想主帥和將軍們定是有破敵之策的,此番定能守住城池,戰勝契丹蠻賊。

城外攻城的契丹大軍見此情景,腦筋直的,氣憤、惱怒,恨不得沖上去撕了李從璟等人,將領和心思聰慧些的軍士,見對方明明已被圍困萬千重,而能巋然不動,必是有所依仗,不由得疑神疑鬼起來,無法再肆無忌憚的攻城。

耶律敵刺被部下告知這一情況時,跑到城下來看,見到的是槍林彈雨中,城樓燈火中有數人正在開懷暢飲,姿態肆意,仿佛不是身處戰場,而是置身青山綠水間,不由得氣得牙癢癢,除卻大罵李從璟目中無人外,也有些心驚。

耶律敵刺之所以心驚,不為其他,只因耶律魯多失去了音訊。

依照事先謀劃,耶律魯多先前就該與耶律敵刺一道,對唐軍實施“兩面夾擊”,但不僅這一幕沒有出現,眼下耶律魯多連蹤影都無,這讓耶律敵刺如何能不擔憂、心驚?

和眾將吃完飯,李從璟又出現在城頭,坐鎮指揮,一派胸有成竹之色,神態輕松。

城外,契丹大軍攻勢持續不停,但戰事進行至此,其前鋒還未能觸及到城墻,仍在羊墻周圍打轉,很是辛苦。營州城外的羊墻高三四尺,長短不一,或者丈許,或者三五丈,以至十多丈的都有,排列也無規則,錯落有致,前後常重層,目的就是阻隔、分割攻城軍隊,讓其雲梯無法安穩抵達城墻下。阻礙、遲滯了攻城軍隊的步伐,守城方的弓箭,就能對其造成更多更大的殺傷。

若是條件允許,羊墻能連成一條線,形成“外城墻”,但李從璟雖有時間布置戰場,卻無法做到如此程度。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讓契丹軍吃夠苦頭。

如此,李從璟在城墻上,依舊穩如泰山。

子時剛過,營州城東方的大道上,自原野出現一條由火把匯集而成的火龍。

卻是唐軍東征軍隊班師回城了!

契丹軍隊看到詭異出現的火龍,因視線不清,形勢不明,耶律敵刺沒有讓契丹軍輕舉妄動。但契丹軍不動,不代表李彥超、郭威不會動,他們以君子都打頭陣,向契丹軍隊發動了進攻。

李彥超、郭威所部雖征戰奔波一日,但因擊耶律魯多獲得大勝,部卒正士氣高昂,加之歸城心切,又有李彥超、郭威嚴令,是以進攻非常強勢。先前李從璟城樓“夜宴”的場景已在契丹軍中傳開,契丹軍將領素知李從璟狡詐,本就疑心,現果見有奇兵來襲,又不知對方虛實,哪裏敢死戰,接陣不久就開始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