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十年國辱自今雪,永無休止的戰爭(十七)(第2/2頁)

“郭威此策,果真妙計也!”李從璟笑道,“諸位以為是否可行?”

主將紛紛稱好,便是李彥超也沒有異議。

計策已定,李從璟便開始下令,“郭威聽調,著令你帶君子都,巡查白狼水河段,搜集船只,對何處能過河,何處便於架橋等事,務必對其了如指掌!”

郭威抱拳,“末將領命!”

“李紹城聽調,著令你帶本部,去往各處收集糧草,同時遷民入城,施行堅壁清野之策!”

“末將領命!”

“李彥超聽調,著令你領本部,繼續布置沿河防線!”

“李彥超領命!”

“第五聽令,著命你帶軍情處,嚴密監視契丹大軍動向,並勘測大軍運量線路周邊地形,確保糧道暢通!另,遣人告知杜千書,務必為大軍籌集旬月糧草!”

“第五遵令!”

“……”

“……”

契丹還未到,而大軍實則已經開始,各部依令行事,營州城內外兵馬晝夜奔馳不休,各處皆一片繁忙之象,大戰的氣氛籠罩在人心頭,免不了讓人感到壓抑。

李從璟坐鎮中央調度各方,一份份奏報從城內外各處送達他的案頭,在他批示過之後,又由城中發往各部,傳令兵的馬蹄聲總是軍府門外永不停息的音樂,別有一番韻律。

傍晚之後是日暮,李從璟暫時處理完手頭的軍務,從案牘裏擡起頭,偶然一偏腦袋,看到窗外夕陽正落在山峰,青山如幕,黃燦燦的陽光在白狼水上波光粼粼,水中倒映的紅日猶如金餅,仿佛在訴說著什麽。夕陽西下,日暮初臨時分,總是容易讓人自問身在何處,心中不免會念及故鄉與家人,黑夜前的寒冷,讓人本能的想要追求溫暖。

李從璟起身,在窗前往外望,看見城外河畔正有一支軍隊在回城。

恍惚間,一陣悠揚的笛聲依稀響起。笛聲清幽空靈,蘊含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這座邊塞城池上空輕輕回蕩,經久不息。

循聲望去,閣樓另一邊的亭台上,果然是細細兒在吹笛。她依坐木欄,梆笛在嘴前,長發披散臉側,長裙弧線輕柔。

算起來,自打細細兒請求進軍情處、被第五帶走之後,李從璟已逾月不曾見過她,按理說她如今正該在接受軍情處的訓練,卻不知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第五姑娘踏進門,向李從璟匯報每日軍情,李從璟便問她:“細細的訓練已經結束了麽?”

侍從點燃屋中的油燈,第五姑娘的紅衣紅裙在昏黃的燈光下仿佛在言語,她望著細細兒的身影點頭道:“臨時訓練已經結束,其他科目需得回幽州才能進行。訓練完成之後,依照軍情處慣例得分派去處,我見她心思細膩,機敏異常,便將她安排進了護衛部,讓她在軍帥身邊充當近衛。”

李從璟點點頭,沒再多問,只是對第五道:“我等本非幽雲鄉民,出鎮幽雲於百戰軍而言,是外出征戰。驟離家鄉,又數經戰事,將士多有思鄉者,細細兒這一曲梆笛,曲調輕柔綿長,讓人鄉愁格外濃郁,你過去讓她停了吧。”

“是。”第五姑娘應聲出門。

不久,笛聲停了。

李從璟走下樓,想去看看將士情緒如何,若是果真相思濃稠,還得想辦法化解。當年核下之戰,楚軍被韓信一首鄉歌唱潰,由此可見鄉愁多麽影響軍心。

不等他下樓,就聽見外面有人在引吭高歌:

“渡河梁兮擊河梁,舉兵所伐攻秦王。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陣兵未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聲傳海內威遠邦,稱霸穆桓齊楚莊。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梁……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梁!”

歌聲漸大,逐漸有士卒相合。

聞此動靜,饒是以李從璟的心性,也是驟然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