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將士百戰方為雄,皇帝疾行援兵城(第2/3頁)

王彥章身邊的將領正是戴思遠,比起王彥章的坦然,他眉眼間總有些許憂愁,這時道:“百戰軍確實不容小覷,但要說李從璟真有通天本領,卻也不至於。老將軍今日失利,不過是吃了個小虧而已,來日再戰,憑我軍軍力,未嘗不能一舉而下,將百戰軍從這裏趕出去。”

王彥章摸著下巴上的胡須,微微搖頭道:“百戰軍先敗段凝,今日又敗老夫,氣勢一時攀升到了頂點,明日要一戰而勝,談何容易。”

說起段凝,戴思遠氣不打一處來,“領軍西行迎戰百戰軍時,段凝信誓旦旦立下軍令狀,若是戰敗寧願提頭來見。可後來如何?拋下數萬大軍,幾乎是孤身回營,如此大敗,竟然還腆著臉說百戰軍有援軍,被他們抄了後路,這才不得已戰敗。這也就罷了,這廝竟然還敢責問老將軍,百戰軍的援軍為何會出現在他身後,老將軍為何放任李存勖的大軍從眼皮子底下經過,而不過問!將敗軍之責都推倒了老將軍身上。強詞奪理、顛倒黑白到了這種地步,真是聞所未聞!”

說罷,猶不解氣,憤然道:“當日段凝敗軍而歸時,老將軍就該不問緣由,先將其正法,省得如今他還神神氣氣的,真是叫人氣憤!”

王彥章臉色也不好看,末了,滿腔悲憤卻只能化為一嘆,遙遙望著對面的百戰軍道:“偽唐境內,如今良將無數,良臣遍地,國勢日漸強盛,倒是我大梁朝,小人竊據高位,奸臣當道,蒙蔽聖聽,值此兩軍大戰之際,平白讓許多熱血報國的將士送了性命,毀我大梁朝根基,可悲,可嘆!”狠狠一擊木欄,道:“待此番大勝歸朝,定要將段凝這個敗軍之將和朝中奸佞盡數誅殺,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眼見王彥章如此模樣,戴思遠心中也是淒涼,為王彥章感到不平,但有些話注定是不能說出口的:老將軍雖然名義上身為北面招討使,但實際上軍中頗多掣肘,便說那段凝,靠著諂媚陛下身邊的近臣,騙取陛下信任,在軍中時時與王彥章作對。今番便是段凝吃了敗仗,立了軍令狀,王彥章都殺不了他,只能寄希望於大勝之後,攜軍功歸朝,才有可能扳倒那些小人。

戴思遠望天而嘆,心中悲戚莫名。如此朝廷,可還有藥可救,如此國家,可還能抵擋唐軍一次次進攻?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戴思遠壓下去。他望著須發花白的王彥章,那挺立的身姿,心中湧起一股熱流。無論如何,只要老將軍還在,大梁朝就未必沒有希望!

……

莫離並沒有真殺了郭崇韜的山羊胡幕僚,來給李從璟祭旗,他雖然性情不羈,行事有魏晉之風,但並非不識大局之人,殺了那幕僚,郭崇韜面子上必定過不去,不利於李從璟和他的關系,當時所言,不過是恐嚇一番罷了。

這會兒,莫離和郭崇韜等人下望樓來迎接李從璟,兀一照面,郭崇韜便拉著李從璟的手,連說了三聲佩服,那山羊胡幕僚也是連道李將軍大才。

李從璟禁不住誇,笑道:“王彥章今日失利,對梁軍而言不過是吃了個小虧,折損也只在數千人,我料定明日王彥章必定會再戰,到那時,還是一場大戰。”

事情果不出李從璟所想,接下來的幾日,王彥章日日遣大軍出戰,四面進攻,百戰軍在李從璟的指揮下,四面迎敵,每日都與梁軍一頓好殺。隨著戰事的進行,傷亡增加不少,但是梁軍始終不能攻占兵城,初時只是紙老虎一般的兵城,漸漸有了真老虎的威勢。如此一來,王彥章的戰鬥進行的更為艱難。但這也架不住王彥章人多,且有王彥章的調度,梁軍士氣並未低迷下去,眼見兵城岌岌可危,百戰軍各部在李從璟等將的帶領下,殊死作戰。

一支大軍從楊劉出發,直奔博州東岸,兵城所在的位置。這支大軍由李存勖親自率領,是應李從璟和郭崇韜的求援,前去支援兵城的。但因為河道被梁軍阻隔,因而他們只能在陸地上徒步而行,速度無疑慢上了許多,這讓李存勖一直憂心忡忡。

“前日接到的信報稱,王彥章率領的軍隊有五六萬之多,而百戰軍滿打滿算不過兩萬人,李從璟要和樞密使擋下王彥章的攻勢,艱難得很。”李紹榮在李存勖身邊說道,“這兩日,兵城已經沒有消息送回來了,怕是王彥章已經四面圍了兵城,只是不知兵城有沒有被攻下。”

李存勖騎在馬上沉默不語,他心中同樣焦急,畢竟王彥章的手段如何,他與對方鬥了十幾年,是最清楚不過的,連他面對王彥章都要小心翼翼,遑論李從璟這個還未及冠的孩子?

越想李存勖心中就越如火燒。

“不用多言,命大軍在後跟進,傳令從馬直與朕先行!”最終,李存勖下達了這條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