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惜一身肝腸裂,願隨軍帥征四方(第2/3頁)

由是,李紹城也跟上了孟平的進度。

在李紹城和蒙三先後看向孟平所部的時候,卻發現孟平不知何時已經帶著一部百余人的將士,不顧四面受敵,強行突入到了梁軍陣中央。在他們目光找到孟平的將旗時,將旗下的孟平,正踩在一匹馬屍上,高舉梁將的人頭,仰天長嘯。

陽光灑在將旗下的戰士身上。

……

君子都在重創梁軍步卒大陣之後,又迎上了梁軍的馬軍,如果先前的交戰是完虐步軍,那麽此時面對馬軍,就是一場硬碰硬的惡戰。

君子都自在大雪夜建軍立旗開始,為的就是在戰陣上去撕裂敵陣,惡戰於別部而言是挑戰,於他們而言卻是本分,自有軍號以來,君子都每一場戰鬥無不是以命相搏的惡鬥。而支撐著君子都一次次向前的動力,就是那個永遠挺槊催馬在最前面的背影。有他在的時候,他一定沖鋒在最前線,在每名君子度將士的心裏,有他的地方,就有君子都。

面對數目兩倍於己沖過來的梁軍馬軍,三千君子都將士個個殺意凜然,戰意沸騰,上至副都指揮使郭威,下至每一個普通的軍士,都無比堅信那道背影將帶領他們斬獲軍功,走向勝利——這是過往的一次次征戰,早已證明過的。

緊緊跟隨在那道身影之後的林英,眼神炙熱,緊握手中馬槊。去年大雪夜,茫茫森林中,君子都立軍之時,那個同樣年輕的人對他說了什麽,他永遠都會記得。他說:本使相信,你兒子日後定會有一個幸福的家。這樣的一句話,那樣一個人說出的這樣一句話,林英將它刻在心底,這些日子以來,他就是在為這句話而戰鬥著。

林英曾無數次問過自己,如果自己有一天會死在戰場上,他是否還願意繼續隨軍帥征戰下去。答案是再清楚不過的。林英心裏明白,即便是戰死,他也願意跟隨在那道背影的身後。因為那人說過,百戰軍將士可以戰死,但百戰軍不能戰敗,百戰軍將士的家屬不能沒有衣食。他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懷孟兩州的軍屬,獲得的待遇讓每名將士都沒有後顧之憂。

林英曾對兄長林雄說,跟著這樣的主帥,即便是去經歷失敗,我也願意;即便是要戰死,我也會一直向前。在林英的認識中,這不僅關系到一個軍人的天職和榮譽,更是關系到他們為什麽而戰。為父母,為子女而戰,這樣的戰鬥才有意義,這樣的流血才沒有白費。而眼前這樣一位軍帥,願意帶領他們為此而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還有什麽理由不為之效命?

林英擡頭,看到對面迎過來的梁軍,心中沒有絲毫畏懼,甚至沒有緊張,唯一剩下的念頭,就是去戰鬥。

兩軍在眨眼間就快要彼此碰上,林英看到最前方的那個身影,舉起了手中的長槊。這是一個信號,和所有看到那道身影這個動作的將士一樣,林英清楚的知道那意味著什麽,所以他和眾將士一起瘋狂的吼了起來。

“君子都,破陣!”

“破陣!”

“破陣!”

兩軍相接,各自殺入對方陣中。

最前面的那個人,揮舞手中長槊,斬下了第一顆敵人的頭顱。

……

太陽快要落山了。

林英偶然間擡起頭,看到這幅景象時,心中升起一絲驚異的感覺。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與梁軍廝殺到了這個時候,林英雙手都被鮮血染紅,看不見本來的顏色,身體也有幾處傳來火辣辣的感覺,不怎麽疼,倒是癢得要命。他眼角瞥見前方那個人影,對方仍舊在浴血拼殺。林英知道,那個人身上的傷口比自己來,只怕是還要多上一些。

林英已經記不得這是他們在梁軍陣中第幾次殺出了。進進出出,每一次都是一路鮮血,林英也懶得去記那些沒有什麽實際用處的數字,他要做的只是跟緊那個人,去與梁軍拼命就可以。這是很純粹的一件事,雖然它不簡單,但也不需要怎麽費腦。

恍惚間,林英聽到一陣金鑼轟鳴的聲音。

鳴金了……這是收兵的軍令。

可是,廝殺明明還很慘烈,怎麽會有突然收兵的軍令?

是誰在下達這樣的軍令?

莫不是自己聽錯了……

林英集聚精神,金鑼的聲音便聽得更加清楚了。的確是有人下達了收兵的命令,是誰?林英首先下意識看向身前那個人。他還在奮力拼殺,並沒有其他一舉一動。林英回頭向陣後望去。他本是想看看是不是郭崇韜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但兀一回頭,林英便愣住。

在君子都身後,寬廣無垠的戰場上,一眼看不到盡頭的梁軍,成片成片的在拼命撤退,像是被餓狼驅趕的群羊,幾乎都要到了丟盔棄甲的境地,他們的模樣是那般驚慌。而在他們身後,是攜虎狼之勢,碾壓過來的百戰軍步軍,排山倒海的喊殺聲,匯集成雷,撞進林英的耳朵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