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淇門之變(十)(第2/3頁)

淇門縣衙。

大牢裏,祁縣令身著官袍,獨自一人蹲在一間牢房外,靜靜看著牢裏向他咆哮謾罵的幾個人。

祁縣令並不搭話,直到對方罵累了,不說話了,只拿牛眼瞪他了,他才緩緩開口:“諸位,本官知道你們對本官有怨言,本官也自知對不住你們何家,所以本官蹲在這裏,讓你們隨意謾罵,這大概是本官現在唯一能為你們做的事了。”

嘆了口氣,祁縣令繼續道:“這事其實你們也不能怪我,當初雖然是本官撮合你們三家來對付李從璟,但本官也是受人所托。對,那人就是吳老將軍。但本官此番將你們押進牢房,也是受人所托。對,這人就是李從璟。本官向來都是身不由己,你們其實怨不得我。”

“你們犯不著拿那麽大的眼睛瞪著本官,本官也是有苦衷的。跟你們明說,本官一介寒門,在朝在野都沒有勢力,當年依附吳老將軍,也是求存之道。吳老將軍將我安排到淇門,我自然唯命是從。”

“但這回到了淇門,本官發現,李從璟不僅勢力比吳老將軍大,人還特別精明。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夠陰險、足夠無恥。你們知道的,這世道,唯有陰險和無恥的人才能活下去。李從璟逼本官在承認陰謀聯合你們謀害他的罪狀上簽了字畫了押,本官就不能不受他擺布。”

說到這,祁縣令索性坐了下來,靠在牢柱子上,擡頭望著那扇很小的窗戶,“況且李從璟也說了,投靠他之後,本官還是淇門縣令。其實本官自知,本官也就是一根亂世滔滔大河中的浮萍,隨波逐流罷了,面對大浪大濤,身不由己。但說到底,跟誰不是跟呢?人總不能跟自己過不去。明哲保身墻頭草嘛,就是這麽回事。”

說完,祁縣令看著牢裏的人,眼中竟然充滿同情,“諸位有今日之境遇,其實也是身不由己,最多不過跟錯人投錯胎罷了。你們當能理解本官的苦衷。”

站起身,拍拍屁股,祁縣令準備走了。走出沒兩步,他又停下來,看著眾人道:“其實你們不理解也沒關系,設身處地為他人思考,總是最難的。”

祁縣令走出牢房,嘆息道:“將心比心,便是佛心。所以我們這輩子,都成不了佛嘍!”

王家大院。

王不器和王草廬相對而坐,旁邊有侍女在煮茶。

“此番二叔能站在將軍一邊,不器以茶代酒,代將軍謝過。”王不器道。

王草廬輕輕搖頭,看著王不器道:“我非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決意倒向李將軍的。”

“不器知曉,二叔是站在王家的立場上。”王不器道。

“那你可知,為何李將軍初次登門,我就答應了他,舉王家支持他?”王草廬問道。

王不器搖頭,“這也正是不器不能理解的地方。不過想來二叔慧眼如炬,自然是能看出將軍之才的。”

王草廬嘆了口氣,道:“李將軍之才,自然毋庸置疑。不過真正讓我做出選擇的,卻不是才氣。”

“那是什麽?”王不器不解道。

“殺氣。”王草廬道。

“殺氣?”王不器咀嚼著這兩個字。

王草廬站起身,負手看向東方,那裏是何家大院的方向,“何家,也是百年之家啊,但說沒了就沒了。李從璟要打壓何家,略施懲治將其從大族中除名即可,相信何家也不會真不識時務。但何家現在卻是滿門被滅,他李從璟何須做到如此地步?”

王不器怔然,若有所悟。

王草廬再次嘆息,說出來的話卻擲地有聲,“他就是要所有人都知道,凡是敢向他李從璟發難的人,都得死!”

晚風吹拂,王不器不禁打了個冷顫。

劉家。

“父親,之前那莫離說得明白,只要我劉家助李從璟,便讓我劉家成為淇門第四大族。現在卻又扶持了李家,還是讓李家與我劉家勢力均衡。如此背信棄義之行為,著實可恨!”一老一少站在院中,那年輕人開口,不忿道。

劉子佐無奈一笑,“莫離並未失信,現在何家沒了,淇門原先三族只剩下王趙兩家。說起來,我劉家現在不僅是第四大族,反倒是第三大族了,雖然是與人家並列。”

“可父親,之前莫離明明說……”年輕人不服氣。

劉子佐打斷了他,“為父知你想說什麽,說莫離不該背棄諾言,不該扶持李家對不對?”

“是的,父親。”

“莫離來的時候,雖說有這樣的意思,但卻未明說,不是嗎?”劉子佐道,說著拍著年輕人的肩膀,“你記住,人主之心,令治下勢力平衡可控最為重要。若是李從璟打壓了何家,又扶持劉家代替何家的地位,那他打壓了何家又有何用?僅僅為報復?”

“現在就不同了,李家與劉家同樣做大,淇門便有了四大族。四個大族,由三到四,彼此勢力抗衡,但較之之前,實際上是大族勢力都被削弱了。我越弱,則彼越強,他李從璟再要控制起淇門來,可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