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 《天父聖旨》,15頁,日期為太平歷五年(即1855年)三月十九日;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7頁。譯注:男女別營禁令正式廢止應是在1855年8月24日,楊秀清在此日稱天父於其夢中降首:“秀清,爾好鋪排爾一班小弟、小妹團聚成家,排得定定叠叠,我天父自有分排也。”

2 《太平叛亂》,422頁,據向達等人編《太平天國資料叢刊》卷三,191頁改寫而成;《天父聖旨》,16頁,日期為太平五年六月十七日。

3 見《天父聖旨》中的七個例子,日期為太平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五年二月十三日,五年六月七日,五年六月十七日,五年八月十七日,及五年十一月二日。

4 這些過程可參見《天父聖旨》,20—24b頁,日期為太平五年七月十九日,以及32b—33頁,日期為太平六年三月五日。

5 見《天父聖旨》,25b—27b頁,日期為太平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96頁,記載了一個洪秀全親赴東王府的例子。

6 《天父聖旨》,26b頁,日期為太平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7 同上,31b頁,日期太平五年九月五日。

8 同上,29頁,日期為太平五年八月二十七日,稱上帝為“天公”。譯注:上帝欲治楊秀清罪,秀清之子放聲大哭,匍匐至天父前跪伏,哭曰:“天阿公開恩,留阿爺理天事,小子願代阿爺罪也。”

9 見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附錄,21頁,1854年他們的王號是“燕王”和“豫王”;《天父聖旨》,14頁,日期為太平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292頁,取消兩個王號。

10 《天父聖旨》,14b—15頁,日期為太平五年二月十三日。

11 《太平叛亂》,385—386頁,李玉松案件;關於懲罰,見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716頁。

12 《太平叛亂》,393—394頁,李奉先案件。

13 《天父聖旨》,16—19頁,日期為太平五年六月二十八日,記錄了四個類似的案例。

14 同上,19—20頁,日期為太平五年六月三十日。

15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278—286頁;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1—185頁。

16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290—291頁;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86頁。

17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98頁;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0頁;麥高文在給1857年4月25日《北華捷報》所寫的一篇文章中,給這個人起了個綽號叫“肯能”(Canny),但並沒有懷疑他描述的準確性。文翰在寫給1857年1月2日《北華捷報》的早期信件中,也說“沒有理由懷疑”這位愛爾蘭人經歷的“準確性”。整篇報道分印在1857年《中國的陸上朋友》連續三期上:1月15日,1號,1頁;1月21日,2號,10頁;1月30日,3號,增刊。這些將分別以#1、#2、#3引用。我特別感謝尼克拉斯·史賓斯(Nicholas Spence)幫我取得這些文件的復印件。時報版編注:據載,參與者應有兩個歐洲人,其中口述者可能為肯能(Canny),此人在鎮江投入太平軍,隨秦日綱參加天京事變,後在安徽離開太平軍返回上海。雷諾茲所記的這份資料於1857年1月15日、21日、30日在香港《中國之友》(Overland Friend of China)連載。

18 J. Y. 王《1839—1860年間的中英關系:英國外交部档案中的中文文件一覽表》,228—229頁,第26件。

19 格裏戈利《大不列顛和太平軍》,208頁,引用麥勒西1854年6月24日記錄;另一個“黑人”在1853年加入太平軍,此事在克拉克和格裏戈利的《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2頁提及。

20 格裏戈利《大不列顛和太平軍》,34頁。

21 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82頁;引用威廉斯1853年6月30日記錄。

22 格裏戈利《大不列顛和太平軍》,35頁;魏斐德《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騷動》,147頁。

23 包令1855年1月25日寫給克拉蘭頓(Clarendon)的信,引用於格裏戈利《大不列顛和太平軍》,215頁注12。

24 默西埃《1851—1854年中國海域的“剿匪”戰役》,225、284頁。

25 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1、186頁。

26 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2頁。

27 《中國的陸上朋友》,#1;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1頁。

28 《中國的陸上朋友》,#1;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