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與稻草人

很多人問我,“信仰”這個單元的照片是如何選定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信仰因人而異,對信仰的理解也因年齡有別。記得二十五年前,當我辭掉電視公司的工作,全心投入《人與土地》展覽籌備時,還不及學齡的兒子整天跟在身旁。他看到我把小樣片一一貼在25:1的畫廊模型墻上時,甚為好奇地問東問西,並且對我所擬的四個單元不解。我耐心地用童語和他溝通:成長就是長大了,勞動就是做粗重的工作,信仰……我差一點就啞口了。

這張在宜蘭縣大同鄉所拍的照片,農夫一手提鋤、一手舉著稻草人跨步行走。他耕作的並非田畝,也非菜園,而是利用北橫公路拐彎處的一些山崖空地,能種什麽就種什麽。這樣的農夫還真善待生命和物命啊!地太小又太險,不管種什麽都只是一些些而已,於是他得頻頻移到另一處工作。這只稻草人其實也是他的衣架,天涼了有衣服可添,日曬了有鬥笠可戴。嘿,他舉稻草人的姿態煞是有神,仿佛是自己的化身。這位農夫是多麽熱愛工作與生活啊,心中無信仰的人,可難如此。

我依稀記得是如何向兒子解釋的:“信仰,簡單說就是非常地相信,就像你相信爸爸和媽媽愛你,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會改變。同樣的,無論發生什麽事,你也會愛爸爸和媽媽。永遠都不會變的愛,就是信仰。”

五歲的兒子憨憨地點頭。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天,看他三十而立的模樣,我相信那時他聽懂了我的話。

宜蘭縣大同鄉,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