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侯村的濃煙

報載泰雅人原鄉之路:具二百年歷史的“南澳古道”經整修後即將開放遊覽,三十年前造訪南澳的回憶又被勾起。

這條古道又名“比亞毫”,是當年帶領族人遷徙的頭目名字,漢字音譯“碧侯”。那年聖誕節我恰好在南澳鄉,聽說碧侯村有平安夜晚會,便專程入山。在舉村皆是基督徒的部落裏,這可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活動。全村老少興奮地忙著布置教會、準備表演道具,有個人卻孤單單地在空曠的山谷田間除草、燒稻梗。我好奇地趨前探視,才知道他不是泰雅人,也不是本省人,而是當年遷台的退役軍人,俗稱“老芋仔”。

為什麽叫“老芋仔”呢?有人說,那是因為芋頭哪裏扔哪裏長,營養豐富卻價格低廉。也有人說,“芋”是“愚”的諧音,因為這批人傻得可以,十來歲就離鄉背井為台灣拼到老,卻落個晚景淒涼。青壯年時保家衛國,退役後又投入開發南北橫貫公路、蘇花公路等台灣重要交通幹線。工程結束後,有些人留在山上墾荒辟果園、娶妻生子。成不了家,或是被姑娘騙光積蓄的,便只有在“榮民之家”殘喘余生。即便是比較幸運,能過上好日子的人,大半輩子也脫離不了思鄉之苦、棄親之疚的折磨。

我問這位碧侯的新居民:“怎麽不去與村民同樂?”

他只是淺笑,口音帶著大陸的北方腔:“事情總要有人做啊!”

惆悵就像是周遭的濃煙,悶悶地一陣又一陣地冒,飄向遠方。

宜蘭縣南澳鄉,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