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春放牛的祖孫

被喚作“台灣尾”的恒春是台灣最南端的古鎮,氣候終年溫和,故名恒春。今日的恒春以墾丁海岸、鵝鑾鼻燈塔以及佳洛水的礁岸吸引遊客,但早期因當局戒嚴,為防走私偷渡,環繞全島的海邊除了極少數開放為海水浴場,其他幾乎處處是禁區。此地縱使海洋資源豐富,也直至很遲才成為觀光業的開發項目。

在我造訪的年頭,當地的交通相當不便,述及恒春人的生活情境,民間哀怨的歌謠一首又一首,其中一首便有“欲去恒春沒多遠,夭壽尖山啊,擋中央;祈望尖山轉個向,返鄉與君困同床”的描繪。

恒春的開發與一段慘烈的歷史有關。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寇侵台,把牡丹社的排灣人盡數殺害。清廷體察防守台灣的重要,於光緒元年(1875)派欽差大臣沈葆楨前來築城,次年(1876)完工。長九百米、南北長七百米,周圍三千二百多米的磚石古墻雖被時間與建設侵蝕、破壞,大致還算完整,是保存最好的古城。

這張照片就是在南門城外所拍,田裏的祖孫始終沉默不語,垂頭喪氣的模樣完全道盡了日子不好過。我最怕用相機去幹擾心情不好的人,但這孩子怏怏不樂的容顏,就像一面鏡子,映出了當年的我。正是因為童年時被家裏的三分農地拴住,讓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怨懟出身、責怪命運。這孩子心中的不甘不願,我完全能夠明白。

我默不作聲地陪在一旁,無言有時正是最好的溝通。此地每逢冬季會刮起強勁的落山風,只宜種植低矮耐風的作物,地表景觀因此顯得格外空洞,更襯托出天蒼地茫之下,這祖孫二人的孤寂。我舉起相機,沒被拒絕,也沒受到質疑。對準焦距,按下快門,哢嚓聲消失在曠野的疾風之中。

屏東縣恒春鎮,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