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兵荒馬亂(第2/7頁)

於是專為王洛擺了一桌酒。席間冒辟疆再三叮囑王洛不要泄露。王洛猛喝一口酒,用粗壯的手在嘴上一抹,嘆口氣道:“公子要怎樣才信得過王洛啊!”說罷起身說是去方便一下。眾人等了很久,不見他來,都慌了,忙叫茗煙去看看。茗煙跨進茅廁便尖叫起來。原來王洛已自殺在茅廁中。

“可惜。”董小宛道:“如此烈士應該為國捐軀沙場。”

眾人俱各悲慘一回。乃安排後事,所幸王洛孤兒一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如臯城家家關門閉戶,都在家中悄悄收拾準備逃亡,雖然逃往何方,大家都很茫然。熟人們在街上碰見,都裝成沒事似的,站在一起寒暄,依舊是居家過日子的雞毛蒜皮瑣事。

人人心裏都清楚太平生活已徹底粉碎。

說來也怪,家家都在準備逃命,卻依舊沒人動身,都躲在門縫後窺視著,期待著有人肯為天下先。最主要的原來還是拿不定主意往何處逃,渴望有人領路。

冒全從山裏回來,董小宛和冒辟疆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

誰知大家說話的時候,蘇元芳突然從椅子上跳起來,著魔般撲到窗台邊,伸長脖子朝外嘔吐,吐了些粘液,其它什麽也沒吐出來,倒憋出幾滴眼淚。眾人慌忙上前服侍,也不知患了什麽疾。

只有單媽笑了,叫丫環端熱水來,給夫人擦臉。然後朝滿面憂傷的胃辟疆道:“恭喜公子,夫人有喜啦!”

眾人這才醒悟過來,蘇元芳羞得只把臉朝胸口低垂。當下只得計議讓冒全再送蘇元芳去山裏和老爺、老夫人一起。冒全只得照辦。老爺、老夫人聽說蘇元芳懷了孩子,都萬分欣喜,多年來老倆口私下裏為沒得孫子愁了又愁,兩人只當元芳不能生育,故而準許冒辟疆娶董小宛,其中就包含老倆口渴望抱孫子的想法。

冒全又回到如臯時,清兵大隊只要一天就可到如臯了,估計城裏已有清人的奸細。冒辟疆當即決定明天啟程。當天夜裏點了十幾名家丁隨行。

天蒙蒙亮,眾人便會到一起,打著燈籠準備車輛,車夫也在認真檢查,他知道這三輛車要承受長途奔跑的考驗。董小宛穿著便裝站在房門口指揮幾個家丁搬運行李,燈籠乳白的光照在她臉上,使她更年輕一些。晨風令人略起寒意。

就在冒府準備出逃之際,如臯城的其他居民們同樣聽到清兵逼近的消息,不約而同都決定天亮就走。

城東頭的一戶人家首先駕上車駛上街,車輪轟隆隆滾過木橋,駕車的男人想穩定一下情緒,便揚鞭大喝一聲:“駕!”

這一呵聲劃破了清晨的如臯,如一聲沖鋒令,早已準備好的人家紛紛將馬車、牛車趕到街上。城裏立刻熱鬧起來,充滿婦女和兒童的哭聲。人們大聲叫嚷著,克服著恐懼:“喂!

王老兄,準備去哪兒?”“去找我內弟家避一避。”“狗日的滿清胡人!”“快上車,等死嗎!”“破爛不要了!”“快點走,快點走!”“我的鞋掉了!”“啥時候了,你還牽頭豬。”

跟著第一輛車,人們也紛紛上了路。也有家境貧困者,無車可乘無馬可騎,背上包袱,便步行而去。這時候,人們認定了方向,都跟在第一輛車的後面,絕大多數人都是盲從,反正大家都朝那邊跑,就算碰上清兵,要殺也殺不完全部,總有幾個跑得掉。一路上,每個人心裏都裝著恐怖。

董小宛站在院門邊,看著逃跑的人們,見街上人影漸少,空蕩了許多,才轉身回來。她問冒辟疆:“這麽多人擠在同一條道上,咱們還走不走這條路?”

“這條路是過江的捷徑,怎麽不走!叫車輛跑快點,趕到前面,遠遠拋開人群。”

冒府的三輛車和幾匹馬幾乎是最後離開如臯的。當然,城裏還有許多聽天由命的人沒有逃走,主要是些老人。

冒辟疆出逃的第二天,陳君悅帶著三十幾騎人馬到了如臯。他是在清兵圍剿劉操東一部的戰役中,眼見大勢已去,率領這些殘兵敗將殺開一條血路逃出來的。

冒全聽說過陳君悅,當下備了酒菜給他洗塵。陳君悅頓腳道:“冒賢弟倉惶而去,太遺憾了,我本想邀他一起共圖大義呀!”

就在眾人飲酒之際,一個家人慌慌張張跑進來對冒全道:“清兵離城不遠了。典史殺了知縣,開了城門,正準備投降。”

冒全對陳君悅道:“將軍還是率領人馬快點走,府上還有些幹糧請將軍笑納。”

陳君悅擲杯在地,朗聲道:“老子不逃了。兄弟們,事到如今,有願留下跟我幹的就留下,不願留下的要走還來得及。”

這些殘兵本來都是些忠勇之士或玩命之徒,否則早逃之夭夭,紛紛表示就在如臯和清兵幹一仗,再決定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