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王莽的真面目(第4/5頁)

王莽的奪權,和歷代宮廷政變一樣,開始先用迷信做宣傳。公元8年,當時梓潼縣鄉民哀章偽造銅匱,上面寫明劉邦下“天書”,指派王莽取漢代之,建立新朝。此事正中王莽下懷,他順手推舟去宗廟祭祀,定下了改朝換代的日期。次年元旦,王莽正式宣布廢漢自立,改國號為“新”朝,正式成為了新朝的開國皇帝,但這個國“開”得很不順,深感上當的皇太後王政君極為憤怒,無奈之下將傳國玉璽硬摔給他,大漢帝國的傳國玉璽因此被摔掉了一個角。當了皇帝,自然也要立太子,王莽的四個兒子,兩個被王莽自己殺死了,剩下的兩個,三兒子王安是個弱智,小兒子王臨才能平平,也就矬子裏拔將軍做了太子。西漢廢帝劉嬰被冊封為“安定公”,以山東平原為封地,這位西漢的亡國之君此時只有5歲,而後一直在山東平原安居,奉養宗廟,又活了16年。直到新朝滅亡後,死在同是劉家宗族的更始帝劉玄手中,對待前朝末帝,王莽還算厚道。

在王莽篡位的初期,全國上下確實一片擁護,一則西漢帝國民心盡失,苛政不斷,確實到了氣數已盡的時候,二則王莽當時屬於名聲非常好的人物,尤其是當時的儒生們,都相信王莽能夠除舊布新,開創一個新的盛世。王莽本人也打算這麽做,在他登基之後,也大搞了“新政”,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莽改革。

王莽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復古”:一是重新恢復西周的井田制度,禁止土地買賣,遏制土地兼並,並且規定了地主家的最高田畝數,多余的田畝,要拿出來分配給無地農民耕種;二是禁止奴婢買賣;三是大搞“國營企業”,把鹽鐵酒3項經營的權力收歸國家;四是恢復上古時期的管制。眾所周知,這四條改革帶來的結果,就是引發了天下大亂,那麽為什麽會這樣呢?

後人說起王莽的改革,總是一刀切地說“歷史的倒退”,但是從當時的局面看,王莽的這些改革措施,從本意上,都是為了改變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西漢末年面臨的兩大社會危機,一是土地兼並嚴重,國家農業稅減少;二是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尖銳。國家沒錢加上老百姓憤怒,不改革會出亂子,關鍵是怎麽改。王莽的四項改革錯誤,第一項恢復井田制度,這不僅僅是他的觀點,也是當時諸多儒生的觀點,當時儒家有一個主流觀點就是,上古時代的井田制是好的,現代的土地制度是壞的,一個人人有地種的土地制度才是最好的。王莽遏制兼並的本意本沒有錯,但井田制哪是這麽容易恢復的,你說禁止土地買賣,那麽賦稅沉重的自耕農,原本還可以通過出賣土地來獲得經濟利益,現在連這最後的活路也斷了,當然不幹。至於大戶們的土地,他們當然反對土地買賣,而且他們有各種辦法隱瞞土地,所謂的最高田畝限制,只是一紙空文。至於禁止買賣奴婢,這同樣也不現實,奴婢是大戶家的私產,既然土地可以隱瞞,奴婢數量也可以隱瞞,而且在當時做奴婢,也是許多無地農民的出路,不讓奴婢買賣,反而把他們的生路也斷絕了。把各種經營權收歸中央,這一條漢武帝也搞過,但是王莽並不懂經營,也不懂怎麽從“國企”中收到效益,如此一來,反而弄得全國物資緊缺,物價上漲。王莽為了給予老百姓發展機會,還特別設立了“國家信貸制度”,即老百姓可以向政府貸款,並且在規定時間裏歸還,這一點看似很進步,其實又大錯,在沒有任何監督的制度下,由政府借貸,只能成為官員剝奪老百姓的手段,因為他們可以肆意擡高利息,向老百姓額外征收大量還款,最後的結果就是老百姓越借越窮,國家借出去的錢反而收不回來。至於第四項,屬於形式上的,更沒有實際意義,所以所謂改革,是改了白改。

但王莽時期,四項改革還是產生了作用——惡劣作用。因為禁止土地買賣,大量地方地主隱瞞土地,自耕農貧困,導致生產嚴重破壞,國家稅收銳減;因為禁止奴婢買賣,大量農民連奴婢都做不得,也就只有造反這一條路了;政府設立國有企業,剝奪了商人的利益,更刺激了物價,結果物價飛漲,不但民不聊生,官和地主都不聊生,所以搞了幾年之後,國家日益走下坡路,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為了彌補財政危機,王莽四次改革幣制,其實就是用通貨膨脹來增加收入,國家收入增加了,老百姓更沒法活了,沒法活了,就只能造反。

而王莽本人也差不多到了崩潰的邊緣,先是王莽的大將甄尋造反,接著王莽的孫子王宗造反,雖然被鎮壓,但王莽從此對誰都不信任,眾叛親離也就不遠了。王莽立的太子王臨,因為和王莽的情人原碧私通,企圖取代王莽自立,最後也被廢了太子位自殺,至此王莽的四個兒子,三個都死在了自己手裏。這期間,各地農民起義四起,劉姓宗族也紛紛起事,天下徹底陷入大亂之中。公元23年,擁戴劉氏宗族劉玄為皇帝的綠林起義軍,於十月一日攻破了長安,王莽經過兩天血戰,始終沒有突破包圍,最後被長安商人杜吳殺死,接著被起義軍砍成了肉醬,造成中國大戰亂的新王朝,僅經過了15年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