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匈奴曾這樣欺負漢朝(第4/4頁)

到漢文帝去世,其子漢景帝即位後,匈奴的威脅依然有增無減。漢景帝在位期間,西漢帝國曾發生了大規模諸侯反叛事件——七國之亂。匈奴此時在位的軍臣單於,就曾與西漢諸侯吳王密謀,企圖趁機南下奪取漢地。雖然權衡利弊下,軍臣單於沒有貿然行動,只是派重兵屯於漢朝邊境做牽制,但西漢的北部精銳騎兵,也因此被牽制在北方邊境,無法參加平叛戰爭,導致七國之亂持續數月。而七國之亂的平定,對於西漢帝國最大的意義是:中原諸侯與匈奴勾結的隱患被徹底消除,漢帝國從此可以集中充足的人力物力,發動反擊匈奴的戰爭。

就在漢匈之間“和親”的67年裏,漢朝通過隱忍的方式,維系與匈奴之間的和平,而從呂後開始至漢景帝的幾代帝王,也把建設一支足夠與匈奴對抗的強兵作為重點任務。從漢初開始,漢朝就實行馬政,鼓勵養馬,更招募邊地匈奴人到漢朝,為漢朝訓練騎兵,以李廣為代表的新一代騎兵將領也在崛起。到了漢景帝在位時,漢朝的邊地騎兵已經初具規模,七國之亂的轉折點,就是漢朝調數千北邊騎兵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叛軍。到了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登基後,反擊匈奴的時機已經日漸成熟。

但是,與軍事問題相比,對於漢朝反擊匈奴戰爭來說,更要命的卻是“思想問題”。漢朝以“黃老學說”治國,奉行的是無為而治政策,放到外交問題上,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次匈奴的訛詐,都盡可能地滿足要求,匈奴的入侵,也大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在漢武帝登基初期,大權掌握在祖母竇太皇太後手中,老太太本身不愛打仗,崇尚休養生息,根基不穩的漢武帝也只好忍氣吞聲。但漢朝國策的更張,已經從這時期的一些政策上露出端倪:漢武帝在宮廷裏倡導射獵,帶頭習武。在登基後的第三年,就派張騫出使西域,尋求和大月氏聯合攻擊匈奴,同時在西漢北軍中設置“八校尉”,在皇宮內設置“羽林騎”,整編精銳騎兵。朝堂之上,原本是上下共識的“和親”政策,此時也發生了分裂。新一代的官員們,如王恢等人,都主張整軍備戰,反擊匈奴,與韓安國的“主和”派形成對立。雖然在起初“和親”政策得到了老臣們的支持,但隨著公元前135年竇太皇太後的去世,親政的漢武帝,開始全面推行對匈奴的反擊政策,其中標志性的事件,就是馬邑誘敵戰。

馬邑,即山西朔縣,是西漢時期漢朝北部重鎮。漢匈“和親”時代,這裏是漢匈兩族“互市”的場所,素來以經濟繁榮,商旅往來雲集著稱,也是匈奴人一直垂涎的財富之地。公元前133年,大行令王恢獻策,可以以馬邑為誘餌,引誘匈奴單於前來,發動一場圍殲戰,畢其功於一役解決匈奴問題。在經過激烈的朝堂爭辯後,漢武帝批準了這個作戰計劃:由馬邑當地商人聶壹出頭,假裝向匈奴軍臣單於投降,謊稱可以裏應外合襲擊馬邑,引誘匈奴單於到來,然後,以30萬重兵發動進攻,將匈奴徹底剿滅。為了這個計劃,漢武帝幾乎動用了北方所有的精兵,以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率領32萬大軍埋伏在馬邑山谷中,以王恢率領3萬精銳斷後,斷掉匈奴的歸路,以圖徹底全殲。表面看,這是個幾乎完美的作戰計劃。

但如此復雜的計劃,大規模的兵力調動,不走漏風聲是不可能的。軍臣單於起初上當,率軍直撲馬邑,但是路上卻得到消息,得知漢軍在當地設伏,隨即拔馬北逃。本來應該斷掉匈奴逃路的王恢,關鍵時刻卻臨陣退縮,不敢發動攻擊,反而“禮送”匈奴出境。事後漢武帝震怒,王恢的理由是,自己兵力只有3萬,無力抵擋10萬匈奴騎兵。若此時漢軍30萬主力全速撲來,只要王恢能夠拖住,打贏還是很有希望的。結果,王恢的臨陣退縮,使得漢軍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馬邑之圍的敗露,標志著漢匈雙方的徹底決裂。從此,匈奴人再也不必玩訛詐的把戲,漢朝也不必忍氣吞聲。雙方刺刀見紅,漢帝國戰爭機器隆隆開動,經過60多年隱忍後,漢帝國青鋒出鞘,開始了反擊匈奴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