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中日航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3頁)

日本人回國的同時,日本海軍也收到美國和中國軍艦裝備雷達的情報,當專家們回來後,日本海軍開始發展自己的雷達系統。這些專家很快就研制出一台脈沖雷達的原形,一共生產了80套,後來改進出艦載防空水面搜索雷達“21”型雷達,大約裝備了80套。不走運的是,由於制造工藝問題,“21”型雷達在軍艦上使用時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況時很糟糕,日軍操作員對此反映可以說相當的惱火。

與海軍在同一時間裏,日本陸軍也獨立發展了自己的新式雷達,剛開始的原型很不適合野戰使用,但緊接著出現了“6”型對空預警雷達,它的發射波束很寬,和英國早期的雷達相似,發射波束掃過幾個豎直面,接收器活動在3至4個方向上來接受反射回來的信號。一共造了大約300台,1940年開始服役。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日軍開始對原英國、荷蘭、美國在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發動全面進攻,隨後開始威脅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在這場侵略進攻狂潮中,日軍還在新加坡繳獲過英國的雷達系統,在菲律賓的美軍小島上繳獲了美國的“SCR-268”雷達,還有一部被破壞的“SCR-270”雷達。

日本的雷達系統首次結合了由日本人自己發明的“八木天線”,另一方面,海軍利用繳獲的美軍雷達,仿制出“41”型防空火控雷達系統,隨後改進為“42”型雷達,性能較前者稍佳,日本一共生產了數百套該型系統。日本陸軍也從繳獲的美國雷達派生出自己的一系列雷達,但是仿制的效果很差,日本人很不滿意,僅僅生產了少量。戰爭後期,日本陸軍終於成功改進出可靠實用的新式雷達。這樣,日本海軍和陸軍都從自己的早期的固定的雷達系統派生出新的雷達。海軍的雷達都改進為更輕的可移動部署的“特13”型雷達,到了1942年生產了更輕的“特14”型雷達,當年就生產出上千套該型雷達,這種雷達轉動是用手動操作的,天線構造也是很簡單就是一個“豐”字型架子。

此刻,值班軍官們正坐在數排監控台前,神情緊張地監視著顯示屏。不過,除了緊張之外,多少還有點自豪。在值班軍官身後,有數名國內知名專家的技術指導。

這套“白光”系統往日裏故障層出不窮,今天難得運轉得如此順利。防空作戰指揮所內光線黯淡,開著電風扇以保持恒溫,從顯示屏上的情況看,今天整個日本秋高氣爽萬裏無雲,該系統之所以運轉順利,也許原因就在於此吧。

日本的防空系統依靠全國的多處雷達基地的支撐,過去一直采用落後的手動方式。也就是說,雷達基地通過無線電向戰鬥機指示敵機的位置,並把戰鬥機引導到會敵點。采用手動方式,從發現目標到識別需要不少時間。如果敵機的速度很快,等到戰鬥機飛到的時候,敵機已經飛遠了。

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政府才決定建立“白光”系統。

制造“白光”的大公司在日本有三家。當日本政府決定采用“白光”系統的消息一傳出,各大公司便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推銷大戰。

“三菱”公司使用一切手段,通過收買和拉攏日本政府的上層官員,向政界提供巨額捐款等,終於蠃得了大宗訂單。

在日本政府決定購買“三菱”公司的“白光”系統,但從購買電子設備第1號機起,故障就層出不窮,工程一度延期,再加上“三菱”公司巧立名目,如要在各地雷達上增設反幹擾裝置等,總費用一再膨脹。當然,這些費用都是由日本國民的血汗錢來負擔的。

現在,安裝階段總算是結束了,可是整個系統運轉並不十分靈活,目前只好作為調度期同手動警戒管制系統配合使甩。

此刻,在監控台的顯示屏上,星羅棋布地顯示著許多半圓符號,指示出位於各處的雷達位置。

突然,在巨型顯示屏幕上,距鹿兒島西北方向400公裏處的東中國海上空,出現了一個國籍不明的飛機的白色雙重圓符號。

識別監控台前的值班軍官按著鍵盤,將“不明”鍵轉換成“敵機”鍵。在二樓坐鎮的指揮官向新田原航空基地發出緊急起飛的指令。過不多久,從新田原緊急起飛的一隊“烈風”戰鬥機的符號出現在巨大的顯示屏幕上,操作員用手動的方式顯示出其航向延伸指向同敵機的預期航線交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