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害河”實為“利河”(第2/3頁)

“山區的農林牧發展措施和防洪水庫,與山區的合理增辟耕地,將減少流到平原的剩余水量。因此,治理黃淮海平原不可局限於平原本地區,還應把平原以外十幾萬平方公裏的山區歸入整個治理系統。”張含英笑著將話題又拉到了治理黃淮海平原的問題上來,“為了整體開發平原的自然資源,楊瀚之文中所言合理地利用山區和平原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是首要的。我們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土壤確定適宜種植的樹木、牧草和農作物,確定農業增產的不同措施,優選種子、改良土壤、決定施肥量、灌溉次數和每次水量。因為一定土壤和氣候存在一種最優的各種措施的配合方案。在合理使用水資源裏,要首先滿足生活用水,其次工業用水,然後是用量最多的農業用水。”

“還有,平原區域內要有一個經濟合理的動力網計劃。這要根據地區內計劃中的工業布置、城鄉用電和農田灌排抽水等動力的要求作出。另外,平原需要一個交通網的規劃。整個黃淮海地區需要形成一個聯合鐵路、公路和水路的交通網。其中水運又要和有關的其他水利措施統一規劃。”赫千裏點了點頭,“總之,黃淮海平原的開發利用,在籌劃防治平原洪、澇、旱、堿災害的同時,必須兼顧各種經濟因素,從整體的經濟效益出發,進行統籌規劃。”

“還有這防洪和治河的策略,”蘇芳說道,“黃河下遊自鄭州起就是三角洲地貌,其幹流和各流派在沿路向下遊和隨時演變中,都是坡降逐漸減平,水流逐漸減少,河口逐漸延伸的。兼以渤海灣內海流微弱,能帶走出口的泥沙很少,種種原因都使黃河下遊沿程必然淤高。古今中外任何治河方法,如束水攻沙、寬河守堤、淤灘刷槽、集流沖沙等,都不可能使河槽自動維持不淤。這些欲使泥沙長期全部下排的設想是不成立的。當采用多道分流出海之法。”

“多道分流出海之法?”赫千裏扶了扶眼鏡,問道。

“你看這裏,楊瀚之也提到了。”蘇芳指著手中的文件說道,“黃河既已淤高,分流排沙乃據建瓴之勢,能自動刷深河槽。於是增加排洪能力,分流以後再毋須加高堤身。早年國人懼怕洪水,就近又無磚石,不敢築壩分流。今天用鋼筋混凝土和板樁築閘,自能有把握地節制水沙分流。盡可打開大堤左右20幾道口門設閘分流,循著自古遺留下來的排水道,沿程淤灌黃淮海平原。這些排水道裏並無房屋莊稼,分流不會造成淹沒損失。且分流不僅在汛期疏水分洪,枯水期也要分流,以輪流淤灌農田,並維持航道。流路應采取復式斷面,要固定住兩岸灘槽邊坡。每次放水要從口門控制住一定的水沙流率,務使淹沒兩邊灘地20多厘米深。這樣會使渾流淤灘,清流回注刷槽。若水不足沒灘,則閉閘停放。這樣會使水沙遠送,毋須掏挖流路。”

“楊瀚之所言極是,因為三角洲上土地迫需水沙淤灌,細泥施肥,粗沙打底以利排水。平原上又有3000多萬畝沙荒地和淺窪地,更需大量粗細泥沙淤灌。一旦分流,人們便知黃河水小沙少,不夠淤灌,水土保持為了上中遊合理利用土地,以維持農牧業,完全必要。”張含英說道。

“這個依理逐步推論出來的‘治黃’方略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對於下遊治河,分流淤灌,泥沙尚嫌不夠,根本不需要;而且保持的水土位於上中遊,計算成效的地點是在下遊,沿程幾百公裏清流也會變渾,不可能奏效。所以說傳統治河辦法裏的所謂的‘上攔’治河是不現實的。”蘇芳說道,“因此,在黃河下遊,分流之後,河槽得以自動淘深,挾沙水流淤灌兩岸農田,並改造沙荒窪地,兼濟航運。只要認識到黃河‘上攔下排’方案的不合理,黃淮海平原就能得享其余瀝,毋須北調江水;分流刷深河槽後,足夠排泄洪流,再不需要加高堤身,於是河患乃治。惟有‘治黃’有成,進而‘治淮’‘治海’,才得保證。‘治淮’要在支流上修築一些水庫攔洪,並引丹江水增加枯流,整治河身。‘治海’除攔蓄山區洪水外,還要把平原上形成的暴雨洪水分疏出海。”蘇芳說著,聲音裏有壓抑不住的興奮。

“楊瀚之所言之水土保持根治黃河的設想其實並不是什麽新鮮事,這種提法很早便開始在國內流傳,迄今國人尚未醒悟,貽誤‘治黃’逾半個世紀之久,可謂慘痛啊。”赫千裏聽了大家的討論,不由得深深嘆息了起來。

“楊瀚之在這裏還說,黃河乃是全世界最優的‘利河’,今人把它看作‘害河’,實為我國水利學界的恥辱。黃河水少沙多,歷史上南北漫流形成205萬平方公裏的黃淮海平原,為全球最大之三角洲。雖兩堤經逐步加高成為懸河,卻提供了一條自流淤灌的總幹渠,足以解除華北平原當今的缺水缺肥,並恢復南北大運河。應分送水沙入南北現存各支流。如大運河、馬頰河、徒駭河、賈魯河、渦河等,再從而淤灌田地,並改良3000萬畝沙荒地。各分流閘檻要低設,以刷深河槽,增加過洪能力,於是河治。大堤不再須加高,改成高速公路。黃淮海平原得以整體開發,可增加支持半億人口。”赫千裏看著手中的文件,苦笑了一聲,“真是石破天驚之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