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理黃”一策(第2/3頁)

曦雪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似乎有些啞,但楊朔銘似乎並沒有察覺,他笑著放開了曦雪的手,點了點頭。

“不算晚。”楊朔銘看著她說道,“不過,你最好能夠早點學會,因為我想聽你演奏,並且看到你彈鋼琴的樣子。”

“嗯。”曦雪露出一個孩子般天真頑皮的笑容,使勁地點著頭。

“活到老,學到老,人這一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呢。”楊朔銘回頭看了一眼擺在桌面上的另一份厚厚的手稿,嘆息了一聲,“我們都一樣。”

曦雪順著楊朔銘的目光望去,看到了那張信紙的標題,寫著“論黃淮海河的治理與華北平原的整體開發”。

看到這行文字,曦雪的腦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聖人出,黃河清”這句古話,但她並沒有說出來。

在和楊朔銘相處的這些日子裏,曦雪已經對楊朔銘的脾性有了相當深刻的了解,她知道,他並不喜歡別人用類似這樣的話來頌揚他。

雖然她知道,以他的貢獻,當得起這樣的稱呼。

幾天後,這些手稿的內容便成為了鉛字打印出來的文件,出現在了水利部總長赫千裏的桌面上。

“黃淮海平原地跨冀、魯、豫、蘇、皖5省和京津兩市,總面積約35萬平方公裏,其中耕地約2.7億畝,人口眾多。本地區的地理特點是:一,氣候屬半濕潤暖溫帶,年平均氣溫10至15度,年無霜期175至225天,年降水量500至1000毫米,春季幹旱,蒸發強烈。夏季東南濕暖氣團和北來高壓冷氣團相遇,或沿太行山麓擡升幅合,形成暴雨。二,黃河挾沙濃厚,歷史上北行時淤塞了海河尾間,南行時則禍害淮河。因此平原在孟津以下,北至天津,南至淮陰,不是一個凹面的匯水流域,而是一個隆凸的圓錐形三角洲,面積達25萬平方公裏。黃河在兩堤挾持下形成高懸之脊嶺,南北遺留著當年河道的陳跡;北有衛運河、北金堤河、文巖渠、馬頰河、徒駭河;東有萬福河、東漁河、黃河故道;南入淮的有惠濟河、渦河及賈魯河等20余條河流。這些說明黃河水沙原是在這三角洲上輪流分派出海的。該地平原廣袤千裏,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適於機耕,大面積發展農牧業。三,平原由西向東可分為3個區域:西部山麓坡降大於1:3500,土壤質粗隙大,入滲排水暢快,地下水深埋4米多,礦化度小,農業最為發達。中部沖積平原坡降為1:3500至1:6000,大都是黃河歷史流經之地,土壤較細,地下水埋深2至3米。地貌或緩崗、或淺窪,鹽堿化輕重不一。東部濱海平原坡降平均達1:6000至1:38000,土質極細,地下水埋深極大,礦化度高,成為大面積的鹽堿荒地。中部和東部都是黃河洪積所成。由此可見,黃淮海平原春季幹旱,故土壤多鹽堿化。夏季雨量充沛,遇霪雨兼旬逾300毫米,便釀成洪災。秋季瀝雨,排水不良之地往往成澇。越冬則地凍三尺。凡此四害,以旱鹽為最,洪澇次之。論者或謂華北缺水,惟有仰給於江水,國人和而唱之,幾成定論。”“然據史載,黃帝戰蚩尤於涿鹿,夏商建都於此,戰國荊軻獻圖督亢,即今雄縣一帶,應不失為良田。對比6千年前我祖先穴居情況,只有當吾族從陜晉高原移居本地之後,才出現服飾、車馬、宮室。就在這平原上,宋元明清四代漢滿蒙族逐鹿,文化混和以昌興。是平原為佳地,未必不能供應日益發達之工農業用水需求也。”

“從地形觀之,黃河以北平原西依太行,北仰燕山,南瀕黃河,三面皆有自流水相濟,東流排出海外。域內降水年600毫米,主水客水不可謂不多。黃河以南,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其西熊耳山水北入洛河,伏牛山水則東入淮河或南入丹江,皆不東流以濟黃淮平原。幸河以南降水較河以北為豐,他日如引丹江之水自流灌溉,單按水文地理條件說是合理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將黃河水沙南北分流淤灌華北平原,兼以治海治淮,抽排鹵水,則洪、澇、旱、堿可以消除。佐以興辦農業、整頓水陸交通、配備能源工程等措施,則黃淮海經濟開發可指日而待。”

“黃淮海平原經濟開發是多方面的,須分先後,也有必須並舉的。怎樣開發利用好該地區的自然資源,最為國人所關注。由於旱堿,地區內大面積糧食作物的平均畝產距世界小麥平均畝產水平尚遠。本區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棉花約占一半,大豆、花生、烤煙約占四分之一,足見改善本區農業,對於發展全國農業至關重要。”

“若要消除旱澇鹽堿,以改進農業,必須增辟水沙資源,淤灌壓堿,排除鹵水,以改良土壤。海、灤、黃三面引水,以濟河北,已成定論。但是灌溉排水,必須在防洪基礎上才有成效,亦即興利必先除害。在黃淮海平原缺水的情形下,恰恰黃河防洪正需分流,這點未為國人所普遍認識。至今國內尚有學者認為,黃河應在兩堤約束下‘下排’泥沙,全部流水應派給輸送泥沙盡量出海的任務,而不得分送兩岸。這種想法殃成了目前黃淮海平原缺水缺肥,華北水道不通航的現實。歷來學術上普遍的錯誤認識,使國民經濟遭受莫大的損失,未有甚於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