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往事夢魘(第2/3頁)

“由於東線的德軍系初次使用毒氣,由於經驗不足,對部隊利用毒氣攻擊效果教育不夠,均未能充分發揮毒氣威力,同時對氣象規律沒有很好掌握,反而使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因而,促使他們研究改進化學兵器——拋射器。”

“德軍在伊普雷前線使用毒氣使英軍總司令約翰·費倫奇爵士勃然大怒,在遭毒氣襲擊的第二天就給倫敦拍電報,要求對德采取報復手段。英國國防大臣基欽納勛爵決定把采取同樣手段的問題提交政府,以求取得政府的授權。”

“其實早在1899年,國際上就簽署了《海牙宣言》,宣言中明確規定禁止使用‘文明戰爭’以外的作戰方法,當時包括英、法、德等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都在協約上簽了字,並共同發誓‘不使用任何能夠放出窒息性和有毒氣體的投射物’。而如今德國卻在伊普雷首先使用氯氣及其它有毒氣體,顯然是違反了國際法。更令人氣惱的是,德國人卻玩世不恭地宣稱:他們並沒有使用‘投射物’,而是放在鋼瓶中的氣體煙霧。不僅拒不承認違反海牙協定,而且還聲稱這是一種格外溫和的戰爭方法。”

“德國人的狡辯激怒了英國,英國內閣開始緊急討論對使用毒氣的態度,但內部意見不一,一時間委決不下。繼首次使用毒氣後一個月,5月24日,德軍發動了夏季最後一次,也是最猛烈的襲擊。黎明時分,在密集的炮火掩護下,德國士兵沿著3千米的戰線,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向防守的英軍第1騎兵隊、第4和第28師施放了氯氣。面對滾滾而來黃綠色的毒氣煙雲,協約國士兵似乎不象前幾次遭襲時害怕和束手無策。他們抓起剛配發下來的雙層法蘭絨防毒面具,然後用蘇打水浸泡一下,再用帶子拴起來敷在嘴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軍這次施放的毒氣濃度高得驚人。在離陣地前沿2千米的地方就可以使人斃命,在離陣地前沿15千米的地方就能使人嘔吐、刺痛人的眼睛。再往後5千米就是伊普雷城了。這時毒雲已經吞沒了這座歷史名城,城中的建築、樹木及醫院的病房都如同飄浮在雲霧之中。可以想象,在前沿陣地將出現怎樣一幕慘劇。開始時,士兵們都正確地使用了防毒面具。可是毒氣濃度大高了,使士兵們窒息,於是他們摘下面具又一次將其浸滯在蘇打水中。由於毒氣不斷湧來,士兵們焦躁不安,他們沒等擠幹蘇打水,就急忙把防毒面具捂在嘴上。結果,他們無法通過飽和了的蘇打水的防毒面具進行呼吸,卻以為這是因受毒氣而正在窒息,便又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去浸泡面具。而在浸泡過程中,他們不是屏注呼吸而是艱難地喘息,因而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毒氣使他們失去了知覺。而是艱難地喘息,因而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毒氣使他們失去了知覺。”

講到這些慘狀的時候,陶治國的情緒似乎又有些不穩,他的眼角可能是滲出了淚花,他摘下了眼鏡,擦拭了一下眼角,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大學生則起身為他的茶杯續上了熱水。他重新戴好眼鏡,禮貌地沖這位女學生露出一個感謝的微笑,輕咳了一聲,繼續開始了講述。

“這次襲擊長達4個多小時,造成協約國軍隊3500人中毒,而至少有一半人需要回國治療,死亡數字不詳。由於前線的英軍屢遭德軍毒氣襲擊,英國政府終於下定決心:對德軍進行報復,以牙還牙。經過大量危險而復雜的研究,英國的科學家們僅用5個月時間就設計和生產出了化學武器,並招募、訓練了使用這種武器的人員及找出了最好的使用方法。”

“由於當時英國薄弱的化學工業遠遠滿足不了化學戰的需要,而打一場毒氣戰需要大量毒劑,沒有高效率的大規模生產顯然是不行的。而英國當時的生產量只是自己需要量的十分之一。在歐戰前期,英國乃至世界其它國家的化學工業的生產能力都遠遠不能與德國的大型化學聯合企業——法本工業托拉斯的生產能力相匹敵。據估計法本化學工業托拉斯當時有4億美元的資本,完全能滿足戰爭需要。用生產染料的一般機器和方法,就可以大批生產第戰時所需要的大部分毒氣。那時,德國實際上壟斷著全世界染料的生產。生產能力的不平衡狀況,使協約國的化學戰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到戰爭結束時,英國的化學能力還落後於德國。”

“盡管如此,就在德軍第一次使用毒氣5個月之後,英軍在盧斯對德軍進行了報復性的毒氣攻擊。由於天氣尚早看不清楚,德軍誤以為只是晨霧,結果毒雲一直到達德軍最前面的戰壕時,德軍陣地上才響起了報警的鼓聲。但這時已經太晚了,在德軍陣地上,又重現了4月份英軍在伊普雷受到毒氣襲擊時的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