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人民防化教程

“西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生產出越來越多的有毒化工產品中間體,如後來應用於實戰的氯氣、光氣等,特別是合成染料、化肥工業突飛猛進,為軍事上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選擇的新型化學毒物,這極大地促進了毒劑的發展,早期使目的刺激性毒劑基本上來源於染料工業。而此時,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規模的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涉及30多個國家,交戰雙方動員了9000多萬人,20世紀初的先進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戰爭。化學武器作為一種全新的武器,也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戰爭的舞台上。”

伴隨著講台上的青年軍官發出的低沉的聲音,整個教室裏靜悄悄的,所有的男女大學生們,目光都集中在了幻燈片上。

“化學家們試圖把有毒物質應用於戰場。由於這場世界大戰爆發後很快陷入僵局,這如同一支催生劑般促成了化學武器的誕生。化學武器的發展開始時帶有某些偶然性。其最初的動力來自於一些化學家,因為他們注意到,在他們的實驗室裏有許多化學物質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並感到能夠利用這些作用為國家的戰爭效力。大概從1914年起,在歐洲的幾個科學實驗室裏,都在力圖把實驗室的化合物轉化為戰爭武器。盡管那時已經發現一些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可以作為化學戰劑使用,但武器的設計者們很快就意識到,要設計一種能對疏散在遠離目標地區的敵人產生有效毒害濃度的武器,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投送戰劑唯一現實的方法是汙染敵方的環境,特別是其所呼吸的空氣,希望有一些戰劑最終能進入人體。而這樣勢必對戰時的氣象條件有很大的依賴性,特別是風向和風速,如果條件適宜,巨大的毒劑雲團就能隨風飄遊,並擴散整個目標區;但是如果條件不適合,比如風大小,毒雲就會滯留傷害自己,風太大,毒雲就很快被吹散或稀釋得不再對人有害。一般來說,一種武器系統在客觀上對氣象條件的依賴性越大,其使用的機會就越小。”

“而這場世界大戰的爆發,極大的刺激了化學武器的發展,並最終促成了其在戰爭中大規模的使用。”

講台上的軍官提到那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時,聲音變得有些嘶啞。

而在教室的旁聽席上,一位身穿軍服年輕的女子正用愛慕的目光看著這位身前掛滿勛章的中國陸軍軍官。

講台上的上校軍官身高約170厘米左右,身形健美強壯,身上沒有一點肥肉,黑黑的皮膚顯示他在外風吹日曬的日子應該有很久了,應該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悍勇軍人。但他的那雙小眼睛和高鼻梁上的黑框眼鏡又讓他透著一些文人學者的氣息,讓人感覺他並不是一位簡單的軍人。

這個人,便是中國陸軍中央集團軍上校陶治國。

但這一次作為天津大學的特聘講師前來大學教課,卻並不是集團軍司令部的安排,而是來自於陸軍部。

“1914年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標志了這場大戰正式開始:在西線,德軍入侵比利時,隨後德軍與法軍在法、比、盧邊界展開邊境交戰;後英法聯軍與德軍進行馬恩河會戰,迫使德軍停止了進攻,從9月16日至10月15日,雙方展開了被稱為‘奔向大海’的遭遇作戰;此後,又進行了佛蘭德會戰。雙方經過3個多月大規模、互有勝負的激烈交戰,在長達700公裏的寬大正面上對峙起來,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在東線,德軍與俄軍進行了東普魯士戰役、加裏西亞會戰、華沙·伊萬哥羅德戰役和羅茲戰役。東線戰局同樣使德軍速勝的指望落了空,越來越清楚地呈現出轉入陣地戰的跡象。”

“在西線形成陣地戰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將大致相等的兵力均勻分布在700公裏的寬大正面上,平均兵力密度很小,每公裏正面上只有一個炮兵中隊(連)。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不可能在某一地帶建立強大的突擊集團,組織決定性的會戰。雖然雙方都曾采取積極行動,試圖突破對方各自的防禦,但結果都是徒勞的。兩軍在對峙中有足夠的時間加強各自的防禦,在前沿前設置鐵絲網、障礙物,構築地下交通壕和混凝土工事,構築多道陣地以形成完整的塹壕式的築壘地域防禦體系,以致當時的火炮和其它殺傷武器都難以摧毀這樣堅固的防禦體系,使防禦變得比進攻更為有利。於是,交戰雙方都在尋找突破防禦的新武器和新戰法。”

“由於毒氣具有空間流動性,可以進入塹壕、掩體、築壘工事,驅趕和殺傷敵有生力量。所以,交戰雙方都開始把目光投向這種新式武器上。1914年10月,德軍在戰場上試驗性地使用了刺激性化學武器,從而揭開了這場世界大戰中‘化學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