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永久黃集團”(第3/3頁)

“一、我們在原則上絕對相信科學;二、我們在事業上積極發展實業;三、我們在行動上寧願犧牲個人,顧全團體;四、我們在精神上以能服務社會為最大光榮。”

而正是憑著這樣的信條,中國的化學工業終於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而在楊朔銘的倡議下,1920年,在未來著名於世的“盤古”生物研究所在範旭東等人的幫助下,也建立了起來。

“這麽好的條件,我們要是再辦不好這企業,連我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李燭塵感嘆道。

李燭塵生於湖南鄉村,1912年有機會公費到日本留學時已將近30歲,在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他讀的是電氣化學專業,與同鄉範旭東一樣懷有“實業救國”的理想。1918年他就是懷著這個夢想歸國的,此時範旭東已在天津辦起了第一家企業“久大”精鹽公司,他應約而去。在“久大”企業,範旭東為總經理,他任廠長,以後又建立了“永利”堿廠,也是他為廠長。創立“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最初就是他的主意。範旭東說他們的底子其實是“書生事業”,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知識分子。俗語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但李燭塵卻在經營管理和人事管理上顯示出了他的卓越才能。在應對國內各種軍閥勢力、政治勢力方面,因為他的機智無畏,對“永久黃”的事業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李燭塵在“永久黃”集團體服務數年,企業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但他個人卻沒有私蓄,範旭東曾為了讓他能參加董事會而大傷腦筋,而李燭塵正是得到了黃韻芝的50000銀元贈股後,才順利當選為董事。李燭塵當然明白,這位奇女子如此作為是因為誰。1922年9月17日,楊朔銘前往天津視察,並舉辦招待實業界代表人物的宴會,李燭塵應邀出席,楊朔銘在宴會上盛贊範旭東、李燭塵創辦化學工業對中國發展的貢獻,並邀請他入政府部門擔任要職,雖然對楊朔銘夫婦的幫助心存感激,但李燭塵還是婉言謝絕了楊朔銘的邀請,打算一心從事中國化學工業的建設。對此楊朔銘也表示理解,並沒有強求,而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和範旭東。雖然李燭塵無意於官場,但他並不是對政治毫不關心,他對楊朔銘所一向倡導的“民主”理念和“手把手教民主”的實際行動贊佩不已。作為對楊朔銘知遇的回報,李燭塵參與發起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在中國國內“左右之爭”和“紅潮”席卷的情況下,堅持主張“不右袒,不左傾”,堅持中間立場。並以無黨派社會賢達的身份代表實業界參加國會會議。他還向楊朔銘建議,中國“以農立國,政府首先應全力改善農業,工業則由民族工業界去搞。”李燭塵的建議得到了楊朔銘的首肯,而在此之後,楊朔銘經常大力出資幫助國內有希望的民族工業企業。

範旭東和李燭塵走下了山坡,進入了研究社區,來到了一間實驗樓裏,在這座樓內的一座座房間裏,身著白大褂的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做著各種實驗,而在他們當中,有很多青年男女的身影。

看著這些充滿朝氣的年輕人,範旭東和李燭塵相視一笑,似乎感覺自己也變得年輕了。

而在這些研究人員當中,幾名身材高大的外國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這幾位應該是剛剛從德國來的專家。”李燭塵笑著對範旭東說道,“我們的部長大人,可是抄底的高手,這一次從德國劃拉回來不少的人才呢。”

“我還以為是美國人呢。”範旭東笑著說道。

“德國如今經濟蕭條,通貨嚴重膨脹,失業的人很多,一些專家連給孩子買牛奶的錢都沒有了,所以有不少讓咱們給高薪聘請過來了。”李燭塵呵呵一笑,“要放在平時,這些人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