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永久黃集團”(第2/3頁)

“永久黃”落戶塘沽以後,塘沽城鄉建設緩慢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企業發展吸引人口向塘沽集聚,各類配套生產生活設施不斷建設,相關商業和服務業迅速崛起並走向興旺,原本分散的居民點很快連成一片,使塘沽城區雛形初步顯現。

範旭東在塘沽的鹽堿荒灘上創辦近代化工企業,離不開大量的人才。從一開始,範旭東就采取科研成果和培養人才並重的方針,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917年,為從事化工研究準備創辦“黃海”化工實驗室,範旭東重金聘來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孫學悟。在孫博士的主持下,中國第一家民營化工科研機構——“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成立。實驗室以“黃海”為名,因為它誕生於塘沽,塘沽面臨渤海,而渤海匯合百川,朝宗於黃海,意寓十分深遠。範旭東說:“我們把研究機構定名為‘黃海’,表明了我們對海洋的深情。我們深信中國未來的命運在海洋。”

範旭東處處以人為本,重視企業員工的生活福利和身心健康。在企業發展尚處艱難之際,他就為員工建起工人新村宿舍,為職工改善居住條件。和國內眾多的民族工業企業不同,“永久黃”企業員工宿舍一開始就通水通電,生活十分方便,但房租卻很便宜。範旭東為了解決職工看病問題,還專門建立了職工醫院,並專設婦產科,為員工家屬提供醫療服務,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範旭東還在廠內開設小學,員工子女一律免收學費。職工在大食堂吃飯,廚師工資、煤水電等消耗均由公司支付,僅照米面菜肉購入價收取飯費。範旭東還設立職工俱樂部、圖書館、合作社等福利機構,均設專人指導,為員工服務。這在當時的天津地區,“永久黃”的企業員工的待遇和生活都堪稱一流。

範旭東還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職工小學除傳統文化教育外,還開設英語課(四年級起),並組織了“永久”戲劇團,由廠部出資購行頭,在廠區的文娛演出活動從未間斷。範旭東還創辦了中國第一份有分量的企業旬刊雜志《海王》,每期有十多個版面,給塘沽及天津地區帶來了濃厚的企業文化氣息。“永久黃”的職工居住區還設有籃球場、網球場及多種體育設施,範旭東聘請籃球、網球、武術等專業教練指導職工從事各體育項目的鍛煉,並經常與寧河、天津地區交流比賽。

在這樣一個時代,範旭東在塘沽“永久黃”艱難創業的歷程中,就能夠始終重視並實施企業文化建設並卓有成效,其“科學民主”的思想根基,“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求真務實”的仁愛舉措,體現出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可以說開一代之先河。

但想要維持企業這樣面面俱到的全面發展,需要不斷的注入大量的資金,資金的短缺成了範旭東的事業發展的最大阻礙,盡管範旭東成功的招來了很多社會名流和大商家入股,但資金仍然不夠,這時,剛剛崛起於中國內地的“人和藥業”向他伸出了援手。

對於國內以“青黴素”和“磺胺”類藥物的生產而成功崛起的醫藥企業“人和藥業”,範旭東並不算了解,他只知道這家企業的擁有者是一位“軍閥”的夫人,其生產理念和經營方式也是西方化的。在“永久黃”成立後,曾有人建議和“人和藥業”合作,但由於這家醫藥企業有“軍閥”的背景,範旭東一直心存疑慮。但他沒有想到,在“永久黃”的發展進入到了最困難的時期的時候,竟然是這家企業慷慨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並且不要求任何的回報。

事後範旭東才了解到,“人和藥業”的所有者,是一位名叫黃韻芝的女子,而她,是名動天下的“高科技軍閥”楊朔銘的夫人。

現在範旭東還記得,那位美麗得如同天使般的女子出現在“永久黃”的廠區,當面向他和李燭塵等人贈送股份時的情景。

為了能使範旭東、李燭塵、侯德榜和孫學悟等人安心的辦好企業,黃韻芝向他們個人每人贈送了50000銀元的股份,使他們成為“永久黃”的股東,對於她的義舉(當然也是楊朔銘的主意),範旭東和李燭塵等人都存有發自內心的感激。

在“永久黃集團”中,範旭東把“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看做是企業的神經中樞,是與“永”、“久”兩大公司並立的獨立化工學術研究機關。“永久黃”的內部刊物《海王》雜志上的調查報告、科學論文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而在企業缺乏資金,實驗室物資器材短缺的情況下,楊朔銘的大力資助不但使“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很快轉危為安,並升級成了“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

作為一代實業家,範旭東知道“事業的真正基礎是人才”,“凡事待人而興”、“好在事在人為”都是他的口頭禪。對於楊朔銘的資助,範旭東感激莫名,因此在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大樓建成後,他將研究社的實驗樓取名為“思源樓”,“思源”是為了紀念楊朔銘夫婦的義舉。範旭東表示“吾人今日只有前進,赴湯蹈火,亦所弗顧”,“只知責任所在,拼命為之而已”。楊朔銘聽說後亦為之感動。為了充實“永久黃”的企業文化,宏揚科學發展的理念,楊朔銘還和範旭東等人一起為“永久黃集團”訂立了4項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