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再戰赫爾戈蘭(第2/3頁)

“剛才被德國人搶占了‘丁’字頭,挨的炮彈太多了,可能是出了什麽故障。”另一位軍官說道。

李景曦仔細地看著“民主”號,他很快便判斷出來,“民主”號的航速正在快速減慢。

“給‘民主’號發信號,問問他們怎麽樣了。”加蘭德艦長命令道,“無線電信號發出後,再用旗語重復一遍。”

一位軍官答應了一聲,領命而去,“憲法”號則仍然保持著原來的航速追擊德艦,而此時的“民主”號卻忽然偏離了隊列,並且慢慢的停了下來。

“怎麽回事?他們竟然不回答我們?”等了好一會兒,並不見“民主”號發出任何回應,加蘭德艦長不由得很是奇怪。

李景曦舉著望遠鏡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遍體鱗傷還在冒煙的“民主”號,對加蘭德說道,“‘民主’號應該是受了重傷,出現了機械故障,停止了前進,他們不回答我們,很可能是無線電通訊系統和信號旗都被打壞了。”

“根據戰時操典,我們現在應該接過艦隊的指揮權。”剛剛建議分頭追擊德艦的那位參謀軍官有些焦急地說道,“我們的時間不多!不能再猶豫了!”

加蘭德艦長看著艦影已經變得很小的德國戰列艦,有些艱難地點了點頭,“好吧!告訴他們,現在是我們指揮!”

“發信號給其它的軍艦!讓‘自由精神’號跟我們走!幹掉那四艘‘拜恩’!讓‘獨立’號和‘民族’號追擊那四艘‘國王’!”

很快,海面上四艘仍然保持有完整戰鬥力的中國戰列艦分成了兩隊,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全速駛去。

“是哪個沒腦子的家夥出的這個愚蠢的主意?怎麽能這麽分散兵力?”

在“共和”號戰列艦的司令塔裏,貝蒂接到了從“憲法”號戰列艦上發出的信號之後,不由得大吃一驚。

“也許戰場的情況已經起了不同的變化。”徐振鵬對貝蒂話裏“愚蠢”的字樣感到有些不滿,但他出於禮貌和對貝蒂這位身經百戰的虎將的尊敬,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德國人很可能在我們的打擊下遭到了重創,想要分開逃跑,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你說的有道理,徐。”貝蒂起身來到海圖前,看著繪圖軍官在海圖上描繪的各艦航線和自己所處的位置,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我們竟然不知不覺的又來到了赫裏果蘭灣。”

徐振鵬有些驚奇的看著貝蒂,不明白他對赫爾戈蘭灣(作者注:德語稱“赫爾戈蘭”—Helgoland,英語則稱為“赫裏果蘭”—Heligoland)何以如此的印象深刻。

象這場邊跑邊打的海戰現在打到了赫爾戈蘭灣附近海域,“共和”號的舵機又是在這裏出的故障,徐振鵬早就知道了,並不是等到貝蒂說出後他才反應過來。

對於這座小島的歷史和重要的戰略意義所知不多的徐振鵬,並不清楚,圍繞著這座小島,都發生過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

赫爾戈蘭島位於德國灣深處的咽喉位置,逼近德國各主要港口和河流入海口,擁有與其面積極不相稱的重大戰略價值。在1890年前,這個小島一直處於不列顛帝國的保護之下,德國人對此如鯁在喉,但在這一年的7月1日,隨著英德兩國簽署了《赫爾戈蘭條約》,時任英國首相的索爾茲伯裏勛爵不顧維多利亞女王的強烈反對,違背赫爾戈蘭島島民的意願,把這個被稱作“北方的直布羅陀”的重要島嶼拱手出讓,換來了德國不在萬裏之遙的非洲東部繼續擴張殖民勢力的保證。

從表面上看,德國顯然是上述條約的受益者,從那時起,赫爾戈蘭灣完完全全地成為了德國人的前院。條約原本規定德國應保持這個寧靜的半自治島嶼上“原有的法律和習俗盡可能地不受打擾”,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很幹脆地對這個規定予以無視,這座小島很快被建成一個針對英國的軍事基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赫爾戈蘭島上的岸炮、港口、兵營、工事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島上的原住民全部被遣送去了德國本土,其中符合條件的男子被征召服兵役。為了防止英國人利用明顯的地理標志進行航海定位,謹慎細密的德國人將島上始建於17世紀的萬格羅克教堂也強行拆毀了。

在英國人向德國人轉讓赫爾戈蘭島的時候,有不少英國“憤憤”怒斥《赫爾戈蘭條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居然將一個完美的對德作戰前哨輕易讓出,“象是賣了一籠雞”。但從以後發生的事來看,索爾茲伯裏的眼光遠非“憤憤”們所說的那樣狹隘,在《赫爾戈蘭條約》中,英國所得到的好處遠遠大於所失去的:隨著德國海軍實力的增強和英國對德“封鎖政策”的變化,在戰時保持這一前哨基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值得懷疑;而這個條約卻有效地抑制了德國在東非的擴張,穩固了英國的殖民利益。在開戰後,英國得以相對容易地將德國勢力從東非連根拔除掉。而得到了赫爾戈蘭島及附近海灣的德國人,雖然一度曾為自己的戰線向外延深而欣喜若狂,但在開戰後卻發現“近程封鎖”雖然不存在了,而英國人的“遠程封鎖”依然使德國海軍的戰略環境並無太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