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向外走(一)

吳遼為首的一眾高級軍官被送去軍校是一個開端,軍隊內部找到了整頓的一個標準。從事發開始過去了四個多月,到了1883年11月,相當一批軍官遭到了調查,加上凍結了軍隊農場的人事調動,裁軍算是正式揭開了序幕。

軍隊是一個戰鬥組織,而不是資本集團。所以軍隊農場出現的問題基本都是一致的,最好的技術、良好的組織,這些優勢讓軍隊農場效益不錯。同樣,大量的產出,無償供給部隊的物資的模式,還有相對較低的工資,都讓農場出產權不分職責不明的特點暴露出來。大家都要從中間撈一把就已經不可避免。

邊疆還能用建設兵團的模式來解決問題,建設兵團屬於一個營運組織,大家是幹活拿工資,總算是有個資本的概念。不至於和原來一樣,上頭一句話就能決定這些資本營運後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分配方式。

韋澤完全公開的講述這些內容,所以中央大部分人並沒有太過於害怕自己被過度牽連。在三會召開的時候,行政部門的領導們嘴上只說“支持都督的意見”,其實心裏面都是樂開了花。地方行政都不喜歡別人強行插手,特別是討厭軍隊直接把手伸到地方上來。

軍隊不好惹,大家都很清楚。不僅是開國將領們大多健在,軍隊靠山夠硬。更重要的是,軍隊是有軍事禁區的概念,他們圈一片地,真的是沒人能往裏闖。地方黨政領導不止一次的接到過公安部門的抱怨,說有些軍人在市區和人發生沖突,他們打完人就往軍營跑。這下地方上的同志很難做。

若是野戰軍倒也罷了,畢竟野戰軍軍紀嚴明。有作奸犯科的,野戰軍自己是要堅決處理。可能在市區的有什麽野戰軍?這些都是那些軍區,軍分區的人。政府的主要領導們也都當過兵,他們即便是沒辦法真的壓倒部隊,但是他們很清楚那幫惹事的都是沒什麽正事,只是在軍隊混日子的家夥。現在韋澤都督要動手整頓軍隊,政府上的同志自然舉雙手贊同。

軍隊整頓不可能幾個月就完成,這是個比較長期的工作。而行政工作則是長期緊抓不懈的工作。三無計劃的普及教育成果不錯,四五計劃裏面除了要強化教育之外,還增加了全民衛生。當然,韋澤也終於提出了全國範圍內的工業建設問題。

在政府會議上,韋澤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各省想建立本省企業的話,就用組建股份制的有限公司來辦吧。”

隨著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培訓越來越多,股份制有限公司對政府不是個陌生的東西。股份制,自然是投資方的來源很多。有限,則是指責任有限。當公司賠到破產,這個責任就到頭。農業社會是父債子償,中國文化發展的比較先進,雖然做不到,不過好歹有個人死賬消的說法。至於股份制有限公司更是不同,人不用死,這帳就能銷了。

股份公司對政府並不陌生,在民間更不是稀罕玩意,明清時代的江南就有很類似的生產模式。江南對牛的需求大,經常會采取一種“雙方自願,雙方有利,風險同擔”的辦法,即投資方把母牛買回來後“承包”給他人喂養,養戶獲牛力、牛糞,主戶獲牛犢,再出售牛犢或者喂養長大後出賣,從中獲利,如果中途意外,牛死了,那麽就由兩家平均分擔損失。

有些省份的省長省委書記對此是欣喜若狂,有些省的領導幹部則沒有這麽無條件的樂觀起來,他們希望的是國家投資建立國有企業,由各省來負責這些企業的管理。出了事情國家擔著,他們只用靠國營企業撈政績。

韋澤說的清楚,“誰立項,誰負責。即便是離開了當地,該承擔的責任也不會一筆勾銷。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還是由國家壟斷經營。水、電、氣、交通、教育、醫療、煙草、食鹽等行業不會實行股份制經營。”

水、電、氣、交通、教育、醫療、煙草、食鹽等行業都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也是穩賺不賠的行業。國家對這些行業不放手,其他的行業經營起來就很有風險了。

除了這個爆炸性的新政策之外,四五計劃中比較轟動的人事變動是沈心不再擔任軍委政治部主任,而是出任副總理。李玉昌卸任總理之後正式退休,由前財政部部長、前湖南省委書記,現任副總理李維斯接任了總理一職。

在熱烈的掌聲中,李玉昌正式鞠躬下台。包括政府軍隊裏面的一部分年紀比較大的人員也一起退休,韋澤準備了好久的退休制度終於開始正式營運起來。這件事在中央裏面引發的沖擊一點都不比允許各省搞股份制企業來的更小。

央行書記王明山和國資委書記龐聰聰與韋澤一起討論過有關建立股份制企業的問題,看到此事就這麽得到中央的通過,兩人並沒有特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