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成軍(三)(第2/3頁)

聽欽差大臣塞尚阿發問,江忠源微微一笑,雖然是文官,可這表情堅毅中不乏灑脫,倒是頗有武人之風。他乃是楚勇的團練。在與太平軍的屢次戰鬥中,江忠源是少有的取得斬殺數百太平軍戰績的官員。因為這功績,江忠源累功至同知直隸州,獲賜花翎。

塞尚阿的這番作派讓姚瑩徹底絕望了,這已經是明明白白的表示出塞尚阿對姚瑩的不信任。姚瑩只是微微嘆口氣,再也不說什麽。

向榮提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在管道上派遣騎兵往來巡視,只要發現有可疑人等就立刻通知前後的哨卡派兵圍剿。這法子倒也沒什麽特別新奇之處,只能說是非常本份的處理方式。

倒是江忠源的看法比較特別,他認為既然那些束發的劫匪這次搶掠走了上萬斤的東西,他們定然會想方設法把這些東西運回永安。清軍南北大營多派哨探,嚴密監視住通往永安的各個道路。發現這批劫匪之後,先不要聲張,而是仔細確定劫匪要走的路。他們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等劫匪們經過時,出動大兵圍剿,就可將這支悍匪一網打盡。

塞尚阿微微皺起眉頭,江忠源的謀劃聽著很對路,他問道:“不知需要多少兵馬?”

江忠源認真地答道:“大人,哨探需南北大營通力合作。若是圍殲之時,需動用三四千兵馬。”江忠源怕塞尚阿覺得這麽做不劃算,他繼續解釋道:“大人這股悍匪當是逆賊中的精銳,只要把他們一網打盡,屍體拋在永安城前,城內的內賊定然大受打擊,再也不敢出來劫糧。只是現在多花費些力氣,卻不用在官道上密布哨探。還能震懾逆賊,此處用兵不能節省。”

“那需得多少時日?”塞尚阿繼續問江忠源。

江忠源也不誇大其辭,他答道:“時日卻不好確定。少則五六天,多則十余日。但現在就得派出兵馬,若是等下去,只怕那些劫匪們會先跑回永安城。”

塞尚阿瞅了瞅向榮,向榮倒是一臉合作的模樣。再看了看姚瑩,姚瑩則是一言不發。這下塞尚阿已經明白姚瑩是堅決不肯讓向榮主導南北大營的局面。郁悶的欽差大臣只能換了另外一個話題。

這尷尬的局面好不容易在塞尚阿宣布明日繼續議事中暫時結束了。江忠源卻沒有立刻回自己的住處,而是在大帳門口待著。向榮倒是先邀請江忠源到自己的住處一敘,江忠源知道向榮準備拉攏自己,他很客氣地答道:“明日一定去向提督那裏騷擾。”

等向榮離開之後,江忠源攔住了正準備離開的姚瑩。

姚瑩是故意晚些離開大帳的,這次被塞尚阿冷落在一邊,姚瑩是非常灰心。見到江忠源主動過來,他自然不能放過。兩人到了姚瑩的住處,剛坐下,江忠源就說道:“姚大人,在下對姚大人守台灣的事情,非常佩服!”

姚瑩當過台灣兵備道,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守住了台灣,擊退了英軍的進攻。在《南京條約》簽署之後,英國人要求追究台灣“抵抗英軍”的責任。

粵督耆英卻致書京都某大臣,聲稱:“不殺台灣鎮道,我輩無立足之地”。消息傳來,朝野嘩然,均為姚瑩鳴不平。當姚瑩被羈押至京都時,包括曾國藩在內的著名人士三十余人,爭相駕車至京郊長辛店迎候。姚瑩被關在刑部大獄,後經友人大力營救,羈押六天後出獄。即便是遭受了如此待遇,姚瑩卻也沒有太多怨言。

姚瑩知道江忠源說的是這件事,心中倒也頗為寬慰。又見到江忠源如此示好,他答道:“江同知,你三次挽棺送師友回湖南,天下震動。我知你人品高潔,所以有話要對你說。並非我對向榮提督有何私怨,向提督復起之後,一改前過,用兵,撫軍都大有長進。然而他用兵法子確實不如烏蘭泰……”

姚瑩說的是他的真心話,他並非是想把向榮弄死,而是真心希望有烏蘭泰主持軍務而已。遭到塞尚阿如此冷遇,姚瑩也覺得極為冤枉。

江忠源本意是要想勸說姚瑩與向榮能夠通力合作,沒想到在此時姚瑩竟然還是堅持己見。江忠源也嘗試著勸說了幾句,可姚瑩的思路還是在他的那套裏面,向榮不行,得聽烏蘭泰的。

作為一名率性之人,江忠源知道自己的想法是無法實現,姚瑩無論如何都會堅持烏蘭泰為主的態度。趁姚瑩說話的空間,江忠源插話道:“姚大人,這次剿滅那一小股悍匪,須得南北大營一同努力,誰為主,這件事能否先放放?”

聽了江忠源的話,姚瑩微微眯起了眼睛。現在這局面之下,若是姚瑩有絲毫的讓步,那定然是向榮執掌了權柄。想到這裏,姚瑩開始懷疑起江忠源是不是原先就傾向於向榮,現在是來給向榮做說客的。有了這念頭,姚瑩的話也開始閃閃爍爍,內裏夾槍帶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