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喀納斯湖要塞

喀納斯湖,是北疆最北部阿爾泰山中的一個高山湖泊。這個湖泊呈狹長的月牙形,南北走向,24公裏長,最寬的地方僅僅2公裏多,面積是天山天池的十倍。喀納斯湖的兩側是高山、森林,融化的雪水注入湖中。湖面碧波蕩漾,倒影著兩側的高山,風景及其優美。北疆的湖光山色本來就是令人贊嘆的,但是喀納斯湖的湖光山色,又堪稱為其中的珍品。後世有這樣一句話:喀納斯湖,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

但是這個地方,在這個時候還不像後世那麽出名。這時候兩疆最有名的風景區,是天山天池。但是天山天池無論在面積上、還是在美麗的程度上,都不能跟喀納斯湖相比。天池主要優勢是位置好,就在兩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附近,而且交通方便,距離山下的大平原只有幾公裏,距離昌吉和迪化也就是幾十公裏。附近的達官貴人和慕名來的遊客,可以很方便地接近天池。

但是喀納斯湖就像一位更美麗、更高貴、更神秘的少女,把自己隱藏在幔帳中,用重重的崇山峻嶺讓自己難以接近。天池雖然也是高山湖泊,但是距離平原區也就二十多公裏的山路。但是喀納斯湖距離最近的平原區,卻相隔八十多公裏的崇山峻嶺,中間只有一條曲折的山路能夠到達,易守難攻。很多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更重要的是,喀納斯湖不但難以接近,而且更靠近邊境。從這裏到西邊的哈薩克斯坦邊境,只有14公裏。到北邊的俄羅斯邊境,也只有40公裏左右。而這裏到阿勒泰地區的行政中心阿勒泰城,卻有180公裏——80公裏高山,外加100公裏平原。

正是這一點,讓廣武選中了喀納斯湖,作為自己最後退守的據點。80公裏的重疊山嶺,讓大股部隊難以接近。而且這裏靠近蘇聯邊境只有區區十幾公裏,盡管是山路,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擡腳就到。看情況一旦不對,立馬就能撤進蘇聯境內。而且,這裏仍然屬於北疆的範圍,廣武在這裏據守,仍然算是呆在“伊犁王國”國內,並沒有出國流亡。正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這就是個象征,象征著蘇軍在北疆並沒有失敗,象征著伊犁王國依然獨立存在著。

位置安全、方便撤進蘇聯、仍然在北疆境內,這三條,也正是斯大林經過考慮、同意了的原因。

……

其實廣武選中這裏、或者說知道這裏,還有另一個原因。

19世紀80年代左宗棠收復兩疆之後,兩疆設立行省制度,成為“新疆省”,此後北清在這裏的統治日益牢固,而歷屆巡撫也開始大力經營兩疆。很多原先人跡罕至的地方,都被開發了出來。一戰後全世界的大繁榮,享樂的風氣風靡世界,北清更不例外。那時候正趕上戊戌變法之後的黃金期,通往大西北的鐵路、公路相繼通車。火車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的到來,讓這些達官貴人們擺脫了過去出行動輒幾個月、一年半載的情況,很多內地的王公貴族、甚至皇室宗親,開始流行“長途旅遊”。

清朝皇室遊牧民族出身,終清一朝,幾乎每位皇帝都非常喜歡到邊塞之地出遊、打獵,木蘭秋狩更是清朝皇室的定例。除了遊玩散心、保持清室尚武精神之外,秋狩更是皇帝接見當地少數民族王公、和他們聯絡感情的重要機會。過去由於交通原因,皇帝秋狩只能就近前往東北、內蒙,但是現在有了火車和汽車,去兩疆秋狩、接見兩疆的王公,就變得更加方便了,也更為重要了。

北疆風景秀美,又剛剛通了鐵路和公路,自然成了清室王公貴族趨之若鶩的地方。北疆各地方官為了巴結這些京城的皇親貴戚,更為了巴結可能駕臨自己轄區的萬歲爺,都是各施手段。尤其是阿勒泰地區的地方官,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除了黃金、貂皮這些“當地土特產”之外,阿勒泰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令人驚艷的自然風光了。阿勒泰知府就在自己的轄區內尋找一些風光最美麗的地方,然後大興土木,修築別墅公館,修築山路,修築了各種生活和享樂的配套設施,類似後來的“會所”。

而整個阿勒泰地區,風光最為迷人的當屬喀納斯湖。於是為皇帝修建的阿勒泰行宮,就選在喀納斯湖畔風景區。因為需要把行宮建築在湖畔風景最好、視野最好的地方,而那裏又是陡坡,建築難度很大,所以阿勒泰知府找的是洋人設計師。而洋人設計師來實地看了之後,也被這裏媲美瑞士的湖光山色所傾倒,直接建議知府,把行宮設計成歐式城堡的形式,這樣更能和周圍的湖光山色相融。而知府看了洋人畫的水彩效果圖,也是非常滿意,當即批準。

喀納斯湖畔除了一座行宮,還建起了好幾座豪華別墅。行宮是為了巴結皇帝用的,而別墅是為了巴結北京的權貴用的。為了和行宮的城堡相配,幾座別墅也都建成西洋樣式。一座城堡、幾座別墅,終年倒映在迷人的湖光之中,形成了喀納斯湖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直到北清滅亡,喀納斯湖畔幾座豪華別墅的房契上,還分別寫著幾位北清最得勢權貴的名字。